众多研究证实,大多数慢性肝病都会伴有肝纤维化,其中一部分患者会进而发展为肝硬化,但是有一些患者对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认识不足,要么一听说得了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就谈虎色变,忧心忡忡,万念俱灰;要么无动于衷,听之任之。
首先,我们要认识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肝纤维化不是病名,而是各种慢性肝病常常伴有的一种肝脏病理改变。常识告诉我们,皮肉受损后,身体常会采用结疤的方式去修复。慢性肝病时因反复炎症造成肝脏损伤后,身体也会以同样方式去修复。疤痕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结疤的过程就是纤维化的过程。疤痕愈多,纤维化程度愈重,肝脏由软逐渐变硬。肝脏如被大量纤维组织充斥,出现典型的病理改变,就变成肝硬化。因此肝纤维化是伴随慢性肝炎而发展,属于肝硬化前期的一种病变,与肝硬化是量变到质变的关系。因此肝硬化不是突然形成的,它是由肝纤维化逐渐加重而来的
肝纤维化患者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
肝纤维化形成肝硬化会造成两大危害:一是由于肝组织结构的破坏,使肝内血管受压扭曲、闭锁或动脉与静脉之间出现“短路”吻合,造成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肿大、腹水生成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上消化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潜在危险;二是正常肝细胞之间的血液微循环通道因纤维组织成分的沉积等因素而造成狭窄,致微循环障碍,影响到肝细胞的血液供应,使因炎症受损的肝细胞不易修复甚至加重损伤,直至功能正常的肝细胞愈来愈少,最后导致肝功能衰竭。两大危害都是致命的。
肝硬化是大多数慢性肝病的终末期阶段,肝脏因大量纤维组织沉积而质地变硬,脾脏肿大。肝硬化早期属于代偿期,这时肝脏还有足够的能力维持生命的需求,患者可无症状体征,转氨酶活性可升高,胆红素增加,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可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血小板数量可减少。如果肝硬化患者出现腹水,意味着肝硬化进入失代偿阶段,维持生命已“力不从心”,勉强应付、顾此失彼,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脾静脉栓塞、肝肾综合症或肝癌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以前的观点,认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属于不治之症,除了治疗并发症,治疗肝纤维化和代偿期肝硬化的办法不多。近年来,这种观点已经改变。肝纤维化可以逆转,甚至肝硬化也可以逆转的观点逐渐得到公认。现今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已非绝症,患者不必丧失信心,应当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为了避免或减轻疾病发展的危害,慢性肝病患者宜尽早接受抗肝纤维化治疗。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一说,肝纤维化患者的饮食原则,应注意哪些事项?
肝纤维化病人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呢?
一、戒酒:首先必须远离的就是酒,因为酒精主要靠肝脏代谢,而当肝细胞受损时,对酒精的代谢能力极低,喝酒容易造成肝功能恶化。
二、减少脂肪摄入:肝纤维化患者由于胆汁排出量不足,影响脂肪类食物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故消化能力较差,因此油腻、油炸、发酵的食物及腌制品如香肠、腊肉等最好少吃为妙;同时最好能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以减轻肝脏的负荷。
三、合理应用蛋白质:肝脏是蛋白合成的场所,每日由肝脏合成白蛋白11~14g。当肝纤维化时,肝脏不能很好地合成蛋白质,这时就需要合理安排蛋白质的摄入,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可以选择多种来源的蛋白质食物。
四、多吃含锌、镁丰富的食物:肝纤维化患者血锌水平普遍较低,尿锌排出量增加,肝细胞内含锌量也降低,适当食用瘦猪肉、牛肉、蛋类、鱼类等含锌量较多的食物。为了防止镁离子的缺乏,多食用绿叶蔬菜、豌豆、乳制品和谷类等食物。
五、适当的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直接参与肝脏代谢,促进肝糖原形成。增加体内维生素C浓度,可以增加肝细胞抵抗力及促进肝细胞再生。腹水中维生素C的浓度与血液中含量相等,故在腹水时应补充维生素C,多吃新鲜的水果或蔬菜。
除了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外,肝纤维化患者还应保持心情舒畅,因为情绪紧张、忧思、郁怒和过度疲劳等都对肝脏有不良影响,使自身抗病能力降低,易于发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