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人体临床试验发现,服用樟芝可降低脂肪

根据统计全球每4人,即有1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且值得注意的是,脂肪肝若未妥善控制、治疗,更有演变成肝炎、肝硬化,甚至恶化成肝癌的疑虑!因此,如何找出有助降低脂肪肝问题的营养素、改善肝脏机能,也成为学界不断努力的目标。

医院偕同弘光科技大学生物科技系、营养系,8年前开始进行「樟芝菌丝体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辅助疗法之人体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指出,量产型液态发酵之樟芝菌丝体中一些特定指标成分,在服用后可以调整免疫反应、降低脂肪肝及发炎程度。研究报告也发表在《美国营养学院期刊》(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Nutrition)中。

全球每4人有1人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25~50%会恶化成肝纤维化,甚至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肝癌

目前,全球每4人即有一名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在台湾的盛行率约为11.4~41%。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病程是先从肝细胞累积脂肪的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开始,伴随着发炎而形成肝细胞损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进而发展至肝纤维化。

且值得注意的是,约有25~5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的病情会持续恶化成肝纤维化,甚至还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严重影响肝功能的肝硬化及肝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容小觑。故怎么做才能辅助降低脂肪肝问题,也成为大众、学界关心的重要议题。

医院、弘光科大携手合作进行樟芝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辅助疗法人体临床试验 研究结果登美国临床期刊

事实上,长久以来于民间相信牛樟芝对保肝有其明显的效果,推测用于西药辅助治疗下,能有其优点,且也已有长期食用经验、安全性也高。因此,弘光科技大学生物科技系自从年第一篇发表樟芝菌丝体功效以来,已陆续发表指出樟芝菌丝多醣体成分于小鼠动物试验中,可以提升肝脏组织中抗氧化酵素活性,避免肝脏之急性发炎症状。与中兴大学合作之研究,也发现此多醣体成分,具有抑制肺癌细胞转移至肝脏之功能,而与台北医学大学合作之研究,则发现具有抑制良性摄护腺肥大之效果。

不过,生科系乔长诚教授也提到,虽然自年以来,关于樟芝的国际期刊发表,已有高达近篇的报告发表;但当中仅有4篇人体临床研究报告,且也没有相关脂肪肝疾病研究。加上过去研究脂肪肝也几乎是动物、细胞上的实验,没有人体临床试验,因此,6年前开始弘光科技大学生物科技系医院共同研究从事樟芝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辅助疗法的人体临床试验。

乔长诚教授坦言,「临床人体试验耗时,所需经费又多,临床受试者能配合长期执行到计划结束的也不多。」人体试验执行上难度高,且需要长时间进行,但是团队一一克服,使用具有健字号许可证、尤其是获得两项护肝与降血压功能健康食品认证的樟芝菌丝体胶囊,让临床受试者服用。最终也获得不错的结果,并成功发表于美国临床期刊中。

采用双盲人体临床试验 受试者服用樟芝樟芝菌丝体后,可调整免疫反应、降低脂肪肝及发炎程度

医院内科部部长柯万盛医师表示,在饮食西方化、民众久坐、缺乏运动,现阶段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成为目前最主要的肝脏疾病。但目前医界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多仍局限于饮食营养控制与运动,没有特殊治疗方法,也还没有核准有效的西药能治疗。

因此,医院也决定尝试和弘光科技大学生物科技系携手合作,使用樟芝菌丝体,以严谨之双盲试验设计方式,对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患者,进行人体临床试验。经过一段时间之临床试验后,最后完成之受试者共计28位,试验期间每天口服3颗胶囊(每粒毫克的樟芝菌丝体),或毫克的赋形剂作为安慰剂,樟芝菌丝体中已知含3种小分子化合物及1种多醣体大分子指标成分。

在3个月后进行第一次的复检,6个月后再进行复检,研究期间,对受试者进行血液生化分析、免疫功能测定、炎性细胞因子测定和肝脂肪测试(FibroMax)。经过2次检测,发现受试者可以调整免疫反应、降低脂肪肝及发炎程度。

蒋哥牛樟芝值得您信赖

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jyjggw.com /gxwhyy/13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