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听别人提起「脂肪肝」,它到底是个啥?
我那么瘦,也会得「脂肪肝」?
平时生活中,我该如何预防?
如果我已经是「脂肪肝」患者,该如何治疗?
肝里有脂肪?脂肪肝可不是肝脏里面有脂肪这么简单。这个词是用来描述,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肝脏细胞的一种病理状态。通常,当大于30%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时能被B超发现。
肝细胞是脂肪代谢的关键场所。如果摄入的脂肪太多,超出了肝脏代谢的能力,会导致脂肪在肝脏细胞内大量堆积,造成脂肪肝,这是发生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长期酗酒、某些药物的副作用、长期营养不良、过度节食减肥、病毒感染、环境污染物中毒等,也会造成脂肪肝。
这也就是为什么,门诊处会碰到一些患者问:「自己不胖,怎么就得脂肪肝了呢?」
是的,脂肪肝可不只是胖子才会得。
会有什么异样感觉?脂肪肝早期大多没有任何症状,不少人是在体检做了腹部超声后,才知道自己得了脂肪肝。
如果有不舒服的表现,通常是觉得没有力气、容易疲劳,部分患者会有腹部不适或疼痛。
如果病情严重,则可出现皮肤瘙痒、不想吃饭、恶心呕吐等症状。
有约50%的患者会出现肝脏肿大,医生可以触摸到肿大的肝脏。
治还是不治?首先,排查脂肪肝的原因。如果医生认为,是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相关,那么最佳的治疗策略就是控制饮食、戒酒和锻炼。
说来简单,但做到似乎并不容易。
关于治疗脂肪肝,常被问到的几个问题。
1.保肝药能治脂肪肝吗?
不常规使用。
保肝药仅用于肝功能指标异常的情况,其在脂肪肝防治中的作用仍有争议,目前并不推荐患者常规使用这类药物。
2.保健品有没有用?
基本没有。
再好的药也不能把脂肪从肝细胞里面赶出来,何况这些配方不明的保健品?它们反而可能会对肝功能造成损害,加重肝病的进展。
3.最好的应对方法是啥?
在「少吃几勺油,饭后走一走」这种口口相传的「治疗秘诀」基础上,还需增加一些强度稍大的运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体质指数下降和腰围减小。
低糖低脂的平衡膳食,少吃精制糖类、蜂蜜、甜点心等,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性油脂。
保证每周4次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累计锻炼时间至少分钟。项目可以选择慢跑、游泳、广场舞等。
适当降低每天的热量摄入,至少把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2(米2)降低5%。
不要过度节食!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补充蔬果,过度节食会使运送脂质的蛋白生成减少,反而加重脂质在肝脏的堆积。
其实人们缺的不是锻炼的手段或途径,而是持之以恒的决心。
另外,要控制好存在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对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医生还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开一些药预防糖脂代谢紊乱和动脉硬化。
伤肝还伤身?脂肪肝不算严重疾病。加之越来越多的人得,人们反而不重视了,身体没有不舒服,于是仍旧照吃照喝。
要知道,单纯性脂肪肝只是脂肪性肝病的第一步,虽然脂肪肝的进展缓慢,但不加节制的话会转变为脂肪性肝炎。
继续任其发展的话,脂肪性肝炎患者15年内肝硬化发生率会高达15%~25%!
此外,脂肪肝还常常伴随糖脂代谢异常,对全身组织、器官都会造成影响。
脂肪肝患者中,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
被忽视的高危人群
饥一顿饱一顿。很多人因作息不规律、工作繁忙,很少按时按点吃饭,甚至把几餐合成一顿吃。
这样长期饥一顿饱一顿,吃饭时容易暴饮暴食,导致肝脏对脂肪的储备能力上升,形成脂肪肝。规律吃三餐,又多了一个理由。
爱喝酒。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所致。
研究显示,75%~95%的长期嗜酒者存在脂肪浸润。每天饮酒80克~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比不饮酒人群大5~25倍。
为了肝脏健康,建议适量饮酒。建议男性每天摄入的酒精量不超过20~30克,女性不超过10~15克。
乱用药。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环已胺等药物,长期过量使用时会伤肝,增大出现脂肪肝的风险。建议长期服用这些药的人,定期复查,必要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糖尿病患者、年长者、患有肝炎的人群,也应注意预防脂肪肝。
可以预防,有时还能“逆转”
多吃黄豆,修复肝细胞
B族维生素能加速物质代谢,促进其转化为能量,帮助修复肝细胞,预防脂肪肝。如果你是平时爱喝酒的脂肪肝高危人群,更建议注意补充,可多吃黄豆、香菇等食物。
如果已发现脂肪肝,建议多吃有助降血脂、促进肝内脂肪代谢的食物,如燕麦、玉米、海带、瘦肉、鱼类、蛋清等;少吃或不吃高糖、高油食品;每天喝毫升水,50~60岁患者喝四瓶矿泉水的量即可,60岁以上略少些。
如有肾病、心脏病,喝水量建议咨询医生。
运动,“逆转”部分脂肪肝
研究发现,通过运动等方式,一个肥胖者体重降低3%~5%,其脂肪肝就会明显减轻;体重降低超过10%,肝脏的炎症也会减轻。
单纯性脂肪肝患者,通过半年的饮食和运动干预后,多会基本“痊愈”。
因此,这部分人群应注意适当多运动。一般的脂肪肝患者,最好保证每天走一万步;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如无其他禁忌,每周需达到分钟的运动量。
体检,及早发现蛛丝马迹
平时应重视体检,包括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肝脏B超等,尽早检出和发现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及相关疾病,及时采取措施。
40岁以上每年体检一次,男性更应重视查肝。从流行病学看,男性更容易得肝癌,尤其是40岁以上的男性要提高警惕,曾有乙肝感染、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更要高度重视。
除了体检,脖子粗也可能提示有脂肪肝。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朱惠莲教授带领的团队发现,脂肪肝患者的平均颈围比没有得脂肪肝的人更大,简单来说,就是脖子粗可能预示脂肪肝。
如果脖子粗,平时又有脂肪肝的高危因素,建议咨询医生。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从单纯性脂肪肝转变为脂肪性肝炎,意味着脂肪肝已进展到了一定程度,如不及时干预治疗,有可能向肝纤维化发展,这个比例高达25%。
如果脂肪肝已经出现了明显肝损害,建议咨询医生,必要时遵医嘱服药。
不知道你离脂肪肝还有多远?趁还来得及,赶快用这些方法,逃离脂肪肝的包围吧!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请别忘了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您的举手之劳,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非常感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