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我们人体很重要的一个器官,如何科学的探查肝脏呢?B超是肝炎患者的好朋友,给肝炎患者带来了最实用、最经济和无创伤的肝病影像学检查技术,使医生隔着肚皮就看清了患者肝脏和其他脏器。
B超能诊断的肝脏疾病很多: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血管畸形和肝脏肿瘤等,只需要花很少的费用就给肝脏做了全面普查。
1“弥漫性肝病”不可怕B超检查肝脏时最常用的结果会有“弥漫性肝病”这句话。很多患者认为:这肝脏里的病都“弥漫”了,肯定病得不轻!
其实,肝脏弥漫性病变是指肝脏组织病变在影像学检查的一种表现。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等都属于肝脏弥漫性病变,因为这些病变在整个肝脏的分布是相对一致的。“弥漫性肝病”并不提示病情的轻重。只要肝脏整体有基本一致的变化,B超结果都说是“弥漫性肝病”。
甚至一些中老年人,肝脏内部稍微粗糙一些,B超检查时光点反射就会强一些,也会提示有“弥漫性肝病”。许多“弥漫性肝病”患者其实肝功能正常,不用治疗。因此,判断肝病是否严重,要看包括肝功能等许多指标并结合临床才能确定。
2不要过分看重肝脏大小许多肝炎患者在看B超检查报告时,非常关心肝脏的大小,有的患者每次把肝脏的测量都记录下来进行比较。但需要知道,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医生、不同的测量方法(如肝右叶最大斜径,肝右叶前后径等),都会产生测量数据的差异。甚至同一医生在不同的测量切面、受呼吸动度以及B超超声探头的方向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测量数据相差1~2厘米是很常见的。
因此,不必过分看重B超提示的肝脏大小。另外,肿大的肝脏逐渐缩小有时是肝脏炎症好转,是病情好的转归,但有时则相反,如果肝硬化患者的肝脏体积缩小,则提示肝脏损伤的程度及肝脏纤维化的加重。
3别把血管瘤、肝囊肿当肝癌现在,B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仪器也越来越精密,使无症状的先天性肝囊肿和血管瘤等良性病灶也被发现。尤其是肝炎患者,因为经常做B超,发现这些小问题的几率也越多,这往往引起肝炎患者的恐慌。因为肝炎是引起肝癌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对肝脏里看到的一些像血管瘤、囊肿等良性病变,肝炎患者都非常敏感。
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既不会影响肝功能,也不会发展为肝癌,通常不必理它,只要定期复查即可。但如果它长得实在太大,让病人感觉不舒服时,可进行治疗。治疗时不必开刀,医生通过超声影像实时引导--穿刺针、导管引入人体--引流管抽吸囊肿内的积液--注入特效生物制剂破坏囊肿的囊壁结构--囊壁细胞脱水、蛋白质变性、坏死--恢复肝肝功能和肝脏免疫力--治愈肝囊肿。
肝血管瘤也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在成年人中出现症状,女性为多。血管瘤的发展非常缓慢,小血管瘤可无任何症状,少数患者因肿瘤较大而出现肝区不适。
血管瘤可见于肝脏任何部位,常位于包膜下,肿瘤直径多小于4厘米,但亦可小至数毫米,个别大至30厘米。所以需要定时复查,观察肝血管瘤的具体情况,虽然一般说来小的肝囊肿和血管瘤对人体健康没有多大影响但发现较大的肝囊肿和血管瘤需要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
肝病患者为什么需要定时复查?
肝病患者—复查和治疗同等重要尚建中教授,在为一位乙肝复发患者就诊时这样说道:“病情反复,出现耐药的情况,正是乙肝治疗的难点所在,定时复查能够有效预防这两种的发生,不论是乙肝患者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定期检查乙肝病毒HBV-DNA、肝功能和彩超,对于病情的控制和好转都是有显著作用的!”
家人体检—防患于未然近日,有一对夫妻带着全家六口来到我院进行肝病体检,其中包括他们的父母,以及两个孩子,听他们夫妻俩说,“现在每年我医院进行一次检查,本来我俩就是乙肝大三阳,他们又每天跟我们亲密接触,还是注意点好,要是真感染上了,到时候就不是这点钱能解决的问题了”。
肝病六项全额补助检查对象:肝病患者或是未确诊肝病患者(即将结束)
直接申请方式:拨打-
慢性肝病患者每人每年可申请元补助
凭检查报告以及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即可申请
所有慢性肝病患者携带身份证明、病情证明、一医院申请每人每年享用元医疗补助。自四川实施慢性病(肝病)补助政策以来,已经有一万余名患者领到了慢性肝病补助就诊证!
慢性补助就诊证以及申请表
患者正在排队填写申请表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的患者均可申请慢性病(肝病)补助,补助申请通过的病患,医院享受元医疗补助。
快速申请方式: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回复“申请元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