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乙肝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随着年龄增长,会开始怀疑自己的治疗效果。
“是不是因为年纪大了,治疗效果才不好?”
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已经坚持抗病毒治疗,但效果不如预期的患者。
事实上,年龄在乙肝治疗中的确起到一定作用,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就像今天故事中的王大爷一样,他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医生说:有没有效果,要从4个方面来看。要想改善,可从3个细节入手……
王大爷(化名)55岁,是一位退休工人,十几年前被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医生当时建议他每年定期复查,只要肝功能正常,暂时不需要药物治疗。
最初几年,王大爷一直定期体检,肝功能和病毒载量都还算稳定,他便放松了警惕。
随着年纪增长,工作和生活的琐事让他忽略了健康问题,有几年甚至没再做检查。
直到两年前,王大爷感觉到右上腹经常隐隐作痛,特别是在饭后或者熬夜之后,症状尤其明显。
伴随着疲倦、食欲减退,他开始感到不安,医院检查。
医生为他安排了全面的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以及肝脏B超。
拿到体检报告的那一刻,王大爷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紧张。
肝功能检查显示ALT和AST升高,乙肝病毒载量明显增加,B超结果提示肝脏回声增强,显示出纤维化迹象,甚至有轻度肝脏结节的表现。
医生告诉他,这表明肝脏已经开始出现纤维化,必须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
王大爷听得一头雾水:“我一直以为自己没什么大问题,怎么突然变严重了?”
医生耐心地解释:“乙肝病毒虽然可能在你早期的携带状态下表现稳定,但随着时间推移,病毒会对肝脏造成慢性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肝纤维化就会加重,最终可能发展成肝硬化。”
王大爷立即开始了抗病毒治疗,医生为他开了恩替卡韦,这是一种常见的抗乙肝病毒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对肝脏的破坏。
起初,王大爷对抗病毒治疗抱有很大期望,认为只要按时吃药、定期复查,病情就会好转。但实际情况却让他有些沮丧。
三个月后,医院进行第一次复查。
肝功能指标虽然有所改善,ALT和AST比起治疗前下降了一些,但仍然高于正常范围,B超提示肝脏纤维化没有明显好转,病毒载量虽然下降,但没有达到理想水平。
“医生,我一直按时吃药,怎么效果这么慢?”王大爷问道。
医生解释道:“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减弱,恢复速度也会比较慢。我们需要持续治疗,同时加强生活管理。”
在接下来的半年治疗中,王大爷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复查。
虽然病毒载量有所降低,但他的肝功能指标依然波动,肝纤维化没有明显改善。
这让王大爷开始质疑自己是否因为年纪大了,治疗效果变得不如从前。
一年后的一次复查中,王大爷的肝功能和B超结果依旧显示慢性损伤的存在,尽管他的病毒载量已经基本被控制。
带着疑问和不安,王大爷再次找到了主治医生。
“医生,我是不是因为年纪大了,治疗效果才这么差?如果我早几年开始治疗,是不是会好很多?”王大爷的心情有些低落。
朋友们,我相信在乙肝的长期治疗过程中,很多人也会像王大爷一样,会产生这样的疑惑。
对于乙肝患者年龄越大,治疗效果会不会越差,主要可以从4个方面来看。此外,我们可以从3个细节上做出调整……
剩余46%未读最低0.32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