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乙肝用药错误

不到用药时,却用了药

80%左右的乙肝患者都是病毒携带者,尤其是一些儿童和少年,处于免疫耐受阶段,此时用药将导致对于各种治疗无应答,使各种药物的治疗都起不到理想的效果。在这个阶段大量用药治疗,不但浪费钱财,而且还会打破患者机体的免疫沉默状态,使得肝功能出现异常,加重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病情。

该用某种药,却用错了

不少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本来应该是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最佳时机,但是却使用了抗肝纤维化药物,使病情更加严重。也有的是肝硬化、腹水症状,应该加强使用利尿性药物,补充白蛋白,可是却用上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也会致使肝功能进一步恶化。

药物剂量过大

有些中药处方,急于求得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个别药物剂量过大,甚至有的高出国家药典规定的几倍。例如有的药方中川楝子用量达到20克,山豆根达到30克。虽然中药的毒副作用较小,但是某几味中药的超量使用,也会因为剂量过大,导致机体不能及时吸收和代谢,过多地停留在肝脏,无疑给肝脏增加比较大的负担,肝功能反而日渐衰退。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剂量一定要把握准确,使用任何药物治疗,都需要根据体重,换算出合适的剂量。

药物剂量过小

有的乙肝患者必须使用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是某些乙肝患者担心干扰素的副作用太大,就自行减小干扰素的使用剂量。比如,医生开的是隔日注射一剂(万~万单位/隔日),有的患者就自行更改为隔两日注射一剂,或一周注射一剂。这样,使用的剂量偏小,往往起不到治疗效果,不但不能及时阻断病毒的复制,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使得干扰素都不能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用药时断时续

有的乙肝患者在治疗时掉以轻心,用药时断时续,想起来就吃药,这种做法不能保证药物在血液中保持恒定和有效的浓度,达不到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不但会使机体产生抗药性,而且还会使病情时好时坏,越治越不好治。

用药疗程不足

乙肝的治疗一个疗程耗时较长。一般来说,一个疗程至少需要半年至1年时间,而且很多治疗都是1个疗程结束后,经过检查,又会接着上个疗程继续治疗。所以,坚持用药很重要。如果短期使用药物,会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用药当停不停

乙肝患者如果使用某种药物达到预期疗效后,就应该逐渐减量,直到彻底终止服用该药物,避免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和体内毒素蓄积。例如降酶药物联苯双酯,本身只是单纯降低转氨酶的药物,既无抗病毒的作用,也没有保护肝细胞膜的作用,只能作辅助性治疗,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应该逐渐减量,并及时停止,如果长期服用,容易产生耐药面掩盖病情。

随意换药

有的乙肝患者虽然经过医生的诊断确立了治疗方案,可是一看广告宣传,就擅自更换了药物。随意换药是十分危险的,因为随意换药使治疗变得复杂,一旦出现病情加重或者其他情况,医生不能准确判断新情况出现的原因,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所以,乙肝的治疗方案一经医生确立,就应该坚持依方服药,并随时监测病情,不能擅自半途停药或换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小儿用成人药

有的家庭中父母一方患有乙肝,于是在查出小儿也患有乙肝后,便自行决定将自己服用的药物用于小儿。殊不知,这样做的危害很大,不但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因为小儿的肝脏及其他脏器发育不完善,如果服用成人的药物,就会对小儿的各个脏器造成损伤。例如,拉米夫定对12岁以下的儿童一定要禁用,其他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以及膦甲酸、阿糖腺苷等药物也不适合给儿童使用。

PS:







































自癜风控制患者经验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jyjggw.com /gxwhyy/6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