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4月我国第一台FibroScan(瞬时弹性成像检测仪)落户解放军医院以来,一直发展到目前总共拥有六台FibroScan,已过去六年时间。在这六年间,解放军医院作为全医院,应用FibroScan对患者进行肝纤维化无创检测也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检测患者例数创世界之最。与此同时,数万患者从中受益:既获得了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诊断,又避免了疼痛与出血的风险。
36岁的林先生就是FibroScan技术的受益者之一。林先生是西北人,其家族中有多人感染HBV,其母则因罹患肝癌去世。因此,林先生很注意定期复查。多年来他的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均表现正常,多次的腹部彩超检查也并未发现明显异常,但是HBVDNA水平一直高居不下,年6月检查结果高达6.9×IU/mL。林先生迫切希望接受抗病毒治疗,医院,均被告知需进行肝组织活检以明确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出于对有创检查及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的畏惧,林先生经历了长达10个月的纠结期,最后他来到解放军医院肝纤维化诊疗中心(现更名为肝硬化诊疗二中心),找到了中心主任陈国凤。在详细的病史问询、体格检查后,陈国凤主任为林先生申请了FibroScan检查,并告知患者FibroScan是临床新型检查方法,通过探头激发剪切波、检测在肝组织的传播速度,以实现对肝脏的硬度检测,最终对肝脏纤维化程度做出明确诊断,具有无痛、无创、准确的特点,相比较肝活检数千元的检测费而言,FibroScan检测费用要便宜很多。仅仅五分钟,林先生就顺利完成检查并拿到报告:肝硬度值13.2kPa。针对这个结果,医生给出肝纤维化程度F3的诊断,再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认为林先生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予以替比夫定mg/d抗病毒治疗,坚持长期服用、定期监测。治疗12周后林先生来院复诊,其HBVDNA已恢复至正常水平,治疗24周时再次FibroScan检查,肝硬度降至10.9kPa。年8月,林先生复查中发现HBeAg发生血清学转换,HBeAb转为阳性。年8月再次复查,肝硬度值降至6.8kPa,HBVDNA水平仍低于检测下限,HBeAg阴性,HBeAb阳性,遵医嘱停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每6个月进行复查。目前林先生已停药12个月,病情稳定。
林先生的经历很有代表性,临床工作中有很多患者由于惧怕有创肝活检而错过了最佳的抗病毒时机,最终导致病情延误,而FibroScan的出现则使得肝纤维化的检查更加容易实现,且可以做到长期跟踪、反复检查,利于医生在抗病毒前优化治疗对象、抗病毒中监测病情变化。
随着FibroScan临床应用时间的延长,解放军医院肝硬化诊疗二中心也不断进行创新。他们通过对检测数据的持续跟进、定期总结,升级设备--增加XL及S探头、加强检测者技术培训等方法来提高瞬时弹性成像检测的成功率,通过对受检者生化指标、体重指数等条件进行筛选的方法提升检测准确率。年,该中心将现有的6台FibroScan检测仪一次性全部升级:增加了CAP(肝脏脂肪变性定量检测)功能,使患者在不增加检查花费、不延长检查时间的前提下实现了肝纤维化与肝脏脂肪含量的同时检测。截止年1月该中心已完成以病毒性肝病为主体,同时涵盖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术后等十多个病种在内的22万例次检测。检测目的也由单纯检测纤维化程度拓展到疗效预测、并发症风险评估、生存相关性分析等更深层次的应用。六年来,近千名患者因此避免了有创的肝活检,数百名患者诊断得以修正进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治疗,累计为患者节约经费上百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肝病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肝病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