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默的杀手丙肝如何才能被发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辉通讯员王校宇李龙浩图/视觉中国7月28日是第十三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相较于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乙肝,丙肝,这个发病隐匿但危害极大的肝病又被人们称为“沉默的杀手”。在我国,丙肝感染者多达万人,每年新增丙肝患者数量约20万人。广州中医院消化内科赵静医生与大家分享防范丙肝这些事。这些行为都可能感染丙肝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急性丙型肝炎相比乙肝,临床表现虽然轻,但进展隐匿,耐药性和变异性更强,更容易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甚至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目前,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共用剃须刀和牙刷、文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潜在的经血传播途径。此外,丙肝的传播方式还有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不过,与丙肝病人的日常接触如接吻、拥抱、喷嚏、咳嗽、共用餐具等,是不会传播丙肝病毒的。如何检测丙肝病毒?丙肝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而在我国,丙肝病毒感染人数众多,传染源广泛存在。如果怀疑自己得了丙肝怎么办?及早检测是发现感染丙型肝炎的唯一方法。丙肝病毒检测一般包括抗体(抗-HCV)定性检测和核酸(HCV-RNA)定量检测。人体感染丙肝病毒后,免疫系统会在6个月内产生抗体,检测抗-HCV可以判断人体感染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情况。抗体检测阳性表示感染或者曾经感染过丙肝病毒,需要进一步检测HCV-RNA明确诊断。丙肝核酸(HCV-RNA)定量检测结果是判断感染病毒后病毒是否复制的标志,反映血液中丙肝病毒的有无和多少。如果丙肝核酸(HCV-RNA)定量检测结果阳性,表明是丙肝现症感染状态,机体内有丙肝病毒复制。其中,单纯的丙肝核酸(HCV-RNA)定量检测阳性可能为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丙肝抗体和核酸(HCV-RNA)定量检测均阳性可诊断为慢性丙肝患者。确诊丙肝后应该如何治疗?确诊丙肝后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是指清除丙肝病毒,减轻肝损害,逆转肝纤维化,阻止疾病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细胞癌,从而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丙型肝炎也迎来了可以完全治愈的时代。目前临床治疗丙肝常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经过12-24周的疗程后,最终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由于HCV不同基因型对药物的敏感度不同,在应用抗病毒治疗前检测HCV基因型以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在我国,HCV基因型常见1b和2a型:1b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常用艾尔巴韦/格拉瑞韦以及来迪派韦/索磷布韦,而1b型以外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则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抗病毒治疗的终点为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结束24周时HCV-RNA仍低于检测下限。但是,无论选择何种治疗药物,丙肝治疗期间都需要在专科医师指导下用药,遵照医嘱定期随访监测。(更多新闻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jyjggw.com /gxwhyy/14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