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的传染病,相对于大家比较熟知的乙肝而言,公众对丙肝的认识就不乐观了,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比如认为丙肝和乙肝一样,有疫苗可用,不可完全治愈;同时由于丙肝发病隐匿,80%患者早期无症状,患者感染丙肝并不知晓,不能及时就诊,治疗就更无从谈起了,因此目前公众对丙肝处于低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的一种状况,对丙肝给我们健康造成的危害没有深刻的认识,根本就不重视,等到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时悔之晚矣~
丙肝的高危害性与丙肝的低知晓度成鲜明对比的是其高危害性。丙肝对生命健康的危害在于它的可转化性,虽然丙肝在急性发作时有可能自愈,但是更多的丙肝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丙肝。全球现有1.8亿丙肝患者,其中80%左右的患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和乙肝一样,丙肝患者会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经过20年的感染,大约10%-20%的丙肝病人又会患上肝硬化,晚期肝硬化会进一步发展为肝衰竭或肝癌,危害极大。
丙肝有预防疫苗吗?乙肝有预防的疫苗,丙肝是不是也有疫苗呢?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是RNA病毒,和艾滋病毒、非典病毒有相似之处—极易发生变异,所以疫苗的研发工作相当艰难;目前无有效疫苗预防丙肝。丙肝的预防只能靠筛查及管理高危人群。
丙肝是如何传播的?丙肝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有经血液、性和母婴垂直传播。
(1)经输血和血制品、单采血浆回输血细胞传播。目前就诊的患者中,多有年以前接受输血或单采血浆回输血细胞的历史。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见于静脉药瘾共用注射器和不安全注射传播。
(3)经性接触传播,与HCV感染者性接触和有多名性伴侣者,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
(4)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有可能在怀孕、分娩时将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与丙肝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咳嗽、打喷嚏不会传播丙肝病毒;蚊虫叮咬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丙肝筛查及确认血清学抗-HCV检测可用于HCV感染者的筛查。对于抗-HCV阳性者,应进一步检测HCVRNA,以确定是否为现症感染。疑似HCV急性感染,应及时检测HCVRNA。HCVRNA定量检测为确认HCV现症感染、检测抗病毒疗效的主要指标。
1.筛查人群
(1)高危人群。如有静脉药瘾史者,高危性行为史,HCV感染者的性伴侣或家属,HCV感染母亲所生的子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及性伴侣,有职业或其他原因(文身、针灸、穿孔等)所致的针刺伤者,破损皮肤、黏膜被HCV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污染者(如医务人员、急救人员或公共安全人员等),有医源性暴露史(包括手术、血液透析、不洁口腔诊疗操作、器官或组织移植者),有输血或血制品应用史者。
(2)准备接受手术和其他侵入性医疗操作的人群,包括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者、各种有创导管及其他有创介入诊疗者,内镜检查者,血液透析者等。
(3)不明原因肝损伤者。
(4)医疗机构拟从事明确有经血传播或针刺传播风险操作的工作人员。
2.筛查结果意义
抗HCV
HCVRNA
意义
+
+
HCV现症感染
+
-
HCV自发或治疗后清除或急性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期
-
+
急性HCV感染早期或慢性HCV感染
-
-
无HCV感染
检查出丙肝怎么办?确诊丙肝,不必恐慌,医院肝病科或感染科就诊,听从专科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治疗。做到应诊尽诊,应治尽治。根据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所有HCVRNA阳性的患者,只要有治疗意愿,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的目标,即清除丙型肝炎病毒,获得治愈;清除或减轻HCV相关肝损害和肝外表现;逆转肝纤维化,组织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HCV传播。
丙肝能治愈、能治愈、能治愈
近年来抗HCV药物迅猛发展,规范用药可以使得90%以上患者实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丙型肝炎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有特效药物而可以治愈的慢性病毒性肝炎。
而且最新医保目录中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DAA)平均85%的价格降幅位居所有药物之首,切实降低了丙肝患者经济负担,使治愈丙型肝炎成为可能。
结语丙型肝炎是一种全球性流行性疾病,具有慢性率高,疾病发生及进展隐匿的特点。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提高丙肝的人群知晓率、主动筛查率及主动治疗率,专业人员做到应诊尽诊,应治尽治,助力消除丙肝,减少丙肝带来的危害,散尽威胁公众健康的丙肝阴霾。
文字/门急诊、ICU、体检中心高鑫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