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室介绍
广州医院(简称广医二院)于年12月正式挂牌,经过近40年的艰苦创业,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人才队伍齐备、学科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科教成果丰硕、诊疗设备先进、医疗服务完善,集医疗、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大医院和医院。医院由院本部、番禺院区和西院区组成,开放病床余张。
广医二院是国内较早开展微创介入诊疗的单位之一,微创介入科隶属于影像医学科,其影像医学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是教育部临床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卫计委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是广州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医院协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科室拥有国际一流的高档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5台,1台CT机专门用于微创介入诊疗,现已形成集肿瘤介入治疗、肝脏疾病介入治疗、腔内外血管介入治疗、非血管介入治疗为一体的临床诊疗和研究中心。微创介入科具有独立的微创介入专科病房,目前拥有床位58张,年出院人次超过人,年手术量超过台。
我科现有医生14人,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7人、硕士学历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
在强有力的临床支持下,我科拥有独立的介入医学实验室,医院转化医学中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神经科学研究所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纳米免疫调控肿瘤微环境重点实验室)和过敏反应与临床免疫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广州市重点实验室等。目前在站博士后3人、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0人从事实验室研究工作,在肝癌、肺癌介入治疗后肿瘤复发机制与靶免治疗(靶向与免疫治疗)、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与精准治疗、纳米药物的开发与应用等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在JClinOncol、Radiology、EurRadiol、AdvSci等国际期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研究成果。
近年来,朱康顺教授团队又联手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帅心涛教授(客座教授),助力学科发展,在“多功能纳米药物体系研究与肿瘤疾病精准诊疗”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在AdvSci、SciAdv、AdvFunctMater、BiomaterSci、Biomacromolecules、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了多篇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
朱康顺教授简介
朱康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医院微创介入科主任、介入医学实验室PI。本科、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医学系、同济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专业(介入放射学方向)和中山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介入放射学方向)。年7月-年5月在医院放射科、介入血管科工作,先后晋升为主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年作为广州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到广医二院、年评为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年评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医学重点人才,是年广州市医师奖获得者。曾荣获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年教育部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年华夏医学科技奖国家二等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JClinOncol、Radiology、EurRadiol、AdvancedScience、Nanomedicine-NanotechnologyBiologyandMedicine、IntJNanomedicine等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80分。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
临床专业特长:肝脏及血管性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特别是肝癌、肝血管瘤、门静脉血栓、布-加综合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外周血管性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
基础研究领域的专业特长是:肝癌微创治疗(TACE,射频、微波、冷冻等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治疗,放射性微球栓塞治疗)联合靶免治疗(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机制探索,分子影像学导航的介入诊疗基础研究,以及多功能纳米药物体系研究与肿瘤疾病精准诊疗等研究领域。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介入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综合介入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兼综合介入学组秘书
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肿瘤血管学组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介入与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粒子治疗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微创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医院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医院协会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肝癌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放射介入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朱康顺教授团队在研课题
近5年承担国家级课题(9项)
朱康顺,负载抗原肽和TLR9激动剂的纳米载体靶向树突状细胞增强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肿瘤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金号),57万元,年1月至年12月。
朱康顺,负载siRNA的MR可视化纳米胶束靶向沉默VEGF/Snail基因抑制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复发转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金号),65万元,年1月至年12月。
朱康顺,VEGF/PDGF在门脉高压症侧支形成及内脏高动力循环中的作用及其作为治疗的新靶点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金号),70万元,年1月至年12月。
刘铭宇,《MCM6预测肝癌索拉非尼耐药的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5万,年1月至年12月。
黄敬君,多功能纳米载体靶向输送索拉非尼和TGF-β-siRNA抑制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复发转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4万,-年。
林立腾,智能化纳米复合物靶向肝脏巨噬细胞沉默Robol基因调节肝脏免疫微环境对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与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4万,-年。
肖泽聪,基于基质清除的纳米输送策略高效促进肿瘤内T细胞浸润提高乳腺癌免疫治疗效果,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2万,-年。
刘铭宇,多功能纳米药物在TACE术后缺氧微环境下外泌体miR-b介导的肝癌索拉非尼耐药中的协同治疗应用及相关机制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万,-年。
韩世松,基于树形高分子构建肿瘤细胞核靶向精准传递的纳米药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万,-年。
近5年承担省级课题(7项)
朱康顺,门脉高压症侧支静脉曲张VEGF/PDGF调控的分子机制及其治疗的新靶点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
黄文薮,药物洗脱微球加载阿霉素经动脉栓塞治疗c-TACE抵抗的肝细胞癌的随机对照研究,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
蔡明岳,经动脉化疗栓塞联合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合并静脉癌栓的随机对照试验,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
黄敬君,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随机对照研究,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
林立腾,肝窦内皮细胞靶向性纳米基因药物通过精准调控CXCR4/CXCR7改善肝脏血管微环境治疗肝纤维化,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肖泽聪,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介导的药物高效输送与渗透体系实现胰腺癌高效免疫治疗的研究,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
林立腾,Slit2-Robo1通路促进门静脉高压症的免疫机制及纳米药物精准调控,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近5年承担市级课题(4项)
朱康顺,基于肝动脉化疗栓塞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综合治疗,广州市特色技术项目,50万,-。
朱康顺,多功能纳米载体靶向传输索拉非尼和TGF-β-siRNA协同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实验研究,广州市科技局项目,项目编号:02030135,20万元,年04月01日至年03月31日。
蔡明岳,多功能纳米胶束靶向调控O-GlcNAc糖基化协同增强索拉非尼治疗肝癌敏感性的实验研究,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万,-04至-03。
林立腾,肝脏血管微环境失调促进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作用机制及智能纳米药物靶向性调控干预,广州市科技局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5万,-年。
近5年承担其他课题(2项)
朱康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广州医科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研究项目(基金号B),万。
朱康顺,功能化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其在肝癌综合介入诊疗中的转化性研究,横向课题基金,万。
朱康顺教授团队发表的论文
近5年来发表的实验研究论文
Nanomedicine-boostingTumorImmunogenicityforEnhancedImmunotherapy.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IF:16.)
Dual-SensitivePEG-SheddableNanodrugHierarchicallyIncorporatingPD-L1AntibodyandZincPhthalocyanineforImprovedImmuno-PhotodynamicTherapy.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IF:8.)
NanodrugwithROSandpHDual‐SensitivityAmelioratesLiverFibrosisviaMulticellularRegulation.AdvSci,,7(7),.(IF:15.)
AreductionandpHdual-sensitivenanodrugfortargetedtheranosticsinhepatocellularcarcinoma.BiomaterSci,,8(12),–.(IF:6.)
LncRNADLEU2aggravatestheprogression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throughbindingtoEZH2[J].BiomedicinePharmacotherapy,,:.(IF:4.)
MRI-visibleandpH-sensitivemicellesloadedwithdoxorubicinforhepatomatreatment[J].BiomaterialsScience,.(IF:6.)
Andrographolideamelioratesliverfibrosisinmice:involvementofTLR4/NF-κBandTGF-β1/Smad2signalingpathways.OxidativeMedicineandCellularLongevity,:1-11.(IF:5.)
Co-DeliveryofDoxorubicinandAnti-BCL-2siRNAbypH-ResponsivePolymericVectorto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