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TMRPublishingGroup
作者TraditionalMedicineResearch编辑部
相传很久以前,东海岸边住着一个叫海明的青年。海明从小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可是他的母亲经常崩漏下血,瞧了很多大夫都不见改善,海明甚是一筹莫展。一日听闻东海中有个无名岛,岛上生长着一种长着紫蓝色花和红色根的药草,以这种药草的根煎汤内服,就能治愈他母亲的病。海明听后,喜出望外,便决定只身前往岛中采药。但去无名岛的海路暗礁林立,水流湍急,欲上岛者十有九死,村民劝其三思。但海明救母心切,毅然决定出发。
他凭着高超的水性,绕过暗礁,冲过激流险滩,终于顺利登上了无名岛。上岸后,他四处寻找人们描述中的药草,不一会儿就挖了一大捆。返回渔村后,海明每日按时侍奉母亲服药,母亲的病很快就痊愈了。
村里人对海明冒死采药为母治病的事,非常敬佩。都说这药草凝结了海明的一片丹心,便为这药草取名为“丹心”。后来在流传过程中,取其谐音就变成了“丹参”。
植物学
丹参是一种多年生植物或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和日本。位于中国湖北、江苏、河南等15个省的-米的森林、山坡或河边,易受地理位置、生态或气候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水、压力、降水、湿度和光照)的影响。特征是直根、枝、叶、茎、小叶柄、小叶、花梗、花序和钟状花萼。丹参的分布和属性如表1所示,而丹参的整株和药用部分及加工部位如图1所示。
植物化学
多年来,丹参评估一直存在。早期的评估主要强调其脂溶性化合物,现在研究则更多地集中在其水溶性化合物上,其中从水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了不少于50种成分,而亲脂性化合物大约有80种,特别是二萜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不同的作用,即抗炎、抗菌、抗肿瘤和抗氧化等。此外,丹参的二萜类化合物根据其结构特征可分为两个亚类:丹参酮类(具有邻萘醌生色团)和松香烷或烯酮类(具有对萘醌生色团)。除了二萜成分外,chinones也来源于丹参。
传统医药用途
丹参的传统用途最早记载于《世说新语》。根据丹参的医学调查显示,血液刺激和循环、镇静和痈散是丹参最常见的用途。此外,失眠、腹部肿块、胸部肿块、心悸、皮肤痈和由血瘀引起的化脓性感染等炎症反应亦可用丹参提取物进行治疗。版中国药典列出了丹参的药理作用,如辅助消痈、促进血液循环、抗疲劳、止腹痛、调节月经。丹参临床应用的增长通过中外文化交流获得了国际认可。因此,欧洲、日本和美国将丹参的提取物用于缓解血瘀和增强循环。
药理学
防御糖尿病作用
丹参有治疗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的潜力。例如葛根和丹参提取物可以减少糖尿病血管损伤,丹酚酸B可通过Sirt1减轻高糖或高脂导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同时还可以通过内在过程从而抗糖尿病。此外,红花、丹参酮IIA等都可以发挥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抗血栓形成作用
丹参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包括其在静脉血栓形成中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丹参提取物可以通过间接抑制粘附分子或直接清除产生的过氧化物来发挥缓解血栓形成的作用。例如含有丹参、三七和冰片的强心丸可抑制血栓形成,使磷脂酶/蛋白激酶C途径失活,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达到抑制血栓的作用。
抗炎作用
丹参及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例如丹参的丹参酮可以通过抑制toll样受体-4/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信号通路的哺乳动物靶标,保护大鼠的溃疡性结肠炎发作。
抗纤维化作用
丹参及其提取物可通过减弱、抑制、增强血液循环和肝细胞再生来治疗肺和肝纤维化。例如丹参酮IIA可通过增强肝功能、减轻细胞外基质积聚、肝损伤、肝星状细胞活化和增殖来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抗缺血作用
中药及其提取物为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能。研究发现,丹参酮可显著降低大鼠的脑缺血并修复神经活动。丹参的复合提取物可以通过再灌注来改善微循环紊乱和靶器官的炎症。
抗肿瘤作用
丹参及其提取物对抗肿瘤有良好的疗效。例如隐丹参酮通过抑制信号传感器和转录激活剂3的信号机制,阻止结肠腺癌条件下介质驱动的恶性恶病质的肌肉萎缩。二氢丹参酮会抑制粘膜炎引起的肠道损伤,并改善大鼠体内的微生物群。
抗高血压作用
丹参和黄芪的组合显示出优异的抗高血压作用,这可能是由肠道菌群和有益代谢物的保护作用驱动的。丹参多酚酸镁联合丹参素B可抑制动脉血压升高。此外,川芎嗪联合丹参可以治疗妊娠高血压产生降压作用。
预防肾损伤作用
丹参提取物(丹酚酸A)通过抑制炎症达到抑制急性肾损伤的作用。丹参通过降低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丙二醛水平,提高谷胱甘肽和抗氧化酶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抗高脂血症作用
丹参水提取物可以治疗小鼠的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血脂。此外,丹参提取物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对甘油三酯不产生作用。丹参和葛根是治疗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高脂血症的有效药物。
抗神经退行性疾病作用
丹酚酸B可避免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中受6-羟基多巴胺影响的凋亡,并对SH-SY5Y细胞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对抗淀粉样β蛋白诱导的细胞死亡。丹参具有较高的抗阿尔茨海默病效果,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其他
丹参提取物(水醇)有增强抗氧化酶的作用,减少睾丸组织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丹参和三七有助于调节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氨基酸谱和血清脂质组学。下图显示了丹参及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的示意图。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丹参的药代动力学分析大多是针对对其亲水性、亲脂性等化学成分的,即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等。UPLC-MS/MS技术是常用于测定丹参提取物的血浆药代动力学评价。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AUC0-t和Cmax在水提取物通过灌胃代谢后,在调节中有所增加,而CLz/F在调节中减少,且这三种成分可能是通过胆汁消除。此外,研究表明隐丹参酮的单剂量和多剂量都为零变异,证明隐丹参酮在体内的积累无不确定性或危险性。同时,通过各种现代仪器联合分析得出,羟基化、呋喃环裂解、脱氢、氧化、羟基化和热解是丹参酮的主要代谢途径。
毒理学
丹参已应用于妊娠引起的高血压治疗。通过大量分析证明,在妊娠13-36周内会有影响胎儿的相关毒性。丹参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