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Worldometers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7月16日03时42分,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万例、死亡病例达逾58万例。
新冠后可能带来很多后遗症,包括纤维肺、肾衰竭、心脑损伤、中风等等。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曾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肺部严重感染可能会发展为肺纤维化,一部分重症患者治愈后会出现肺纤维,会影响日常生活,发展到晚期只能肺移植。
年7月6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医院心胸外科陈静瑜课题组在Cell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题为“PulmonaryalveolarregenerationinadultCOVID-19patie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新冠肺炎患者能发生肺泡再生,这种再生功能有助于恢复肺功能甚至可以解决肺纤维化。该研究结果为今后的研究打开了大门,以阐明调节急性肺损伤后人肺泡再生的机制,并有助于预测COVID-19患者的预后。
肺炎造成的永久性损伤
皮肤损伤后能够再生修复,但肺不行。正常肺脏由肺泡组成,具有非常良好的弹性。肺泡就是用于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气体交换,这是我们人体生存的基础。
而肺纤维化就是正常的肺泡被异常“疤痕”代替了,成了纤维样状,弹性下降,气体交换受到阻碍。这种情况是不可逆的,也就是无法治愈,“疤痕”一旦存在,它就会一直存在,不会消失。如果任由发展下去,当气体交换无法满足人体需要时,人就会缺氧死亡。
在我国,目前已被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的药物仅有一个,即艾思瑞(化学名:吡非尼酮),此药价格昂贵,且临床使用的效果只能够使肺纤维化的恶化速度延缓,让纤维化堵塞肺泡的速度慢下来,让患者的呼吸能力慢一点下降。
如果由于新冠肺炎,肺部纤维化已经非常严重的情况该怎么办呢。目前的临床方案是肺移植。
但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干细胞移植技术逐渐有了新的健康领域的发展,用干细胞治疗肺纤维化,才是真正“逆天改命”:让新的肺泡细胞重新长出来!
干细胞多潜能分化与组织再生
干细胞是具有无限自我更新以及多潜能分化的细胞,相当于人体各类细胞的“工厂”。根据其分化能力的由高到低,又可以细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其中,研究的最为透彻、最为广泛的就是介于分化能力两端的,属于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MSC)。
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可以通过其多潜能分化,再生修复受损的肺组织,也可以凭借其较低的免疫原性、归巢效应和旁分泌释放相关细胞因子的机制,调控免疫系统的稳态,抑制过度免疫应答,平衡肺部微环境。
干细胞再生疗法,肺部的守护神
新冠肺炎导致的肺纤维化,可以算是继发性肺纤维化,这种肺纤维化疾病是有明确病因的。但更多情形下,来源不明的慢性、进行性和致命性肺病,称作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才是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发病年龄多见于40~60岁之间。起初患者表现为干咳、活动后气喘,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甚至需要吸氧维持生命。最终,患者常因肺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而死亡,是一种病死率甚高的疾病。
什么情况可能导致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呢?
吸烟、PM2.5、厨房油烟
例如,长期吸烟的人,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对肺部持久刺激,致使其支气管纤毛运动减慢、纤毛倒伏,痰液不能及时排出,从而使细菌繁殖,导致感染而造成肺功能减弱,同时诱发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反复损伤,损伤之后异常修复,就形成了异常“瘢痕”,最终可能导致肺纤维化。
干细胞治疗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有很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充足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可喜的临床试验结果均表明:干细胞作为一种“活”的药物,它不仅能够调节免疫,平衡肺部微环境,也能够通过再生的特点,修复肺部的损伤。减少损伤,就是减少炎症,就是减少纤维化,达到从根本出发治疗肺纤维化的目的。
部分转载自百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