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是由各种刺激如病毒感染、乙醇、药物毒性或其他因素诱导的慢性炎症反应的最终结果。肝纤维化也是肝损伤发展至肝硬化的中间环节,延缓或逆转肝纤维化的发生是治愈大多数慢性肝病的关键。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市农产品加工及贮藏重点实验室的王祖文、杨忠敏、丁晓雯*等人利用低剂量(体积分数1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溶液联合高脂饮食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灌胃不同剂量桑叶生物碱,观察桑叶生物碱对肝纤维化小鼠肝功能、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旨在为桑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作为保肝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桑叶生物碱对肝纤维化小鼠一般生长情况的影响实验期间,正常对照组小鼠在饲养过程中状态良好;模型组小鼠精神萎靡、行动迟缓、皮毛不光滑、腹部微隆、食欲减退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泻;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及桑叶生物碱各剂量组小鼠状况均有所改善。
2、桑叶生物碱对肝纤维化小鼠体质量和肝脏指数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表明CCl4联合高脂饮食对小鼠体质量增长产生了影响,对小鼠肝脏造成了一定的损伤。阳性药物组和桑叶生物碱各剂量组小鼠体质量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组和桑叶生物碱各剂量组小鼠的肝脏指数均有所下降,其中阳性药物组趋于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桑叶生物碱高剂量组小鼠肝脏系数与模型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阳性药物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3、桑叶生物碱对肝纤维化小鼠血浆ALT、AST和ALP活力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浆ALT、AST、ALP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提示肝细胞受损,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及桑叶生物碱各剂量组小鼠血浆ALT、AST、ALP活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灌胃阳性药物水飞蓟宾45d后,小鼠血浆ALT、AST、ALP活力分别下降了63.19%、60.29%、46.89%;桑叶生物碱高剂量组小鼠血浆ALT、AST、ALP活力分别下降了60.60%、54.85%、49.72%,且桑叶生物碱中、高剂量组与阳性药物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仍远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4、桑叶生物碱对小鼠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组小鼠血浆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PC-III、IV-C质量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表明CCl4联合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肝纤维化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与桑叶生物碱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浆HA、LN、PC-III、IV-C质量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灌胃阳性药物水飞蓟宾45d后,小鼠血浆HA、LN、PC-III、IV-C质量浓度分别下降了18.06%、17.50%、20.82%、18.44%;桑叶生物碱高剂量组小鼠血浆HA、LN、PC-III、IV-C分别下降了12.01%、15.77%、17.55%、17.42%,其中LN、PC-III、IV-C质量浓度与阳性药物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
5、桑叶生物碱对肝纤维化小鼠血浆TP和ALB质量浓度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浆TP、ALB质量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说明造模过程中CCl4和高脂饮食的联合作用造成了小鼠肝损伤,影响了肝脏蛋白质的合成、运输和释放。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组与桑叶生物碱各剂量组小鼠血浆TP、ALB质量浓度均显著升高,其中,阳性药物组小鼠血浆TP、ALB质量浓度分别升高了26.36%、31.85%;桑叶生物碱高剂量组小鼠血浆TP、ALB质量浓度分别升高了26.50%、27.75%,与阳性药物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6、桑叶生物碱对肝纤维化小鼠血浆TBil和DBil浓度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组小鼠血浆TBil、DBil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造模过程中CCl4和高脂饮食的联合作用造成了小鼠肝损伤,影响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与桑叶生物碱各剂量组小鼠血浆TBil、DBil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阳性药物组小鼠血浆TBil、DBil浓度分别下降了45.46%、74.91%;桑叶生物碱高剂量组小鼠血浆TBil、DBil浓度分别下降了35.56%、74.50%,与阳性药物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7、桑叶生物碱对肝纤维化小鼠血浆TC和TG含量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浆TC、T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表明小鼠脂代谢出现异常。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TG含量除外)与桑叶生物碱各剂量组小鼠血浆TC、TG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阳性药物组TC、TG含量分别下降了32.44%、20.99%;桑叶生物碱高剂量组TC、TG含量分别下降了28.67%、23.76%,与阳性药物组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桑叶生物碱高剂量组TC、TG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8、桑叶生物碱对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正常对照组小鼠肝小叶结构清晰,肝细胞排列整齐,肝窦正常,细胞核结构清晰,无胶原纤维沉积;模型组小鼠肝小叶结构模糊,胞质疏松,胞核体积变小,肝细胞排列紊乱,纤维增生明显;与模型组比,阳性药物组和桑叶生物碱各剂量组小鼠肝小叶结构相对清晰,肝细胞排列较为整齐,胶原沉积减少,肝损伤明显减轻。
讨论桑叶生物碱对CCl4联合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在本实验剂量与灌胃时间范围内与药物水飞蓟宾作用效果相近。该研究结果表明,桑叶生物碱具有抗肝脏纤维化的潜力,可为桑叶在保肝食品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桑叶生物碱对四氯化碳联合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来源于《食品科学》年41卷7期-页,作者:王祖文,杨忠敏,黄先智,丁晓雯。DOI:10./spkx---。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近期研究热点
糖基化酪蛋白消化物对正常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基于矿物元素指纹差异的不同产地滩羊肉判别
牛至精油对腐生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机制
射流空化对大豆分离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的影响
热风干燥过程中带壳鲜花生水分迁移特性及品质变化
紫花苜蓿茎叶功能特性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大豆蛋白与千叶豆腐品质特性的关系
新疆花生品种(系)蛋白亚基组成及品质特性分析
香螺肽脱色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超声-闪式联合法制备蓝莓花色苷提取物及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不同类型橡木桶陈酿对葡萄酒中挥发性硫化物的影响
烫煮后麻辣火锅底料汤底及食材中辣椒素类物质的迁移变化
盐胁迫促进鼠李糖乳杆菌富硒的效果
发酵罐结构对浙江玫瑰醋品质的影响
Akkermansiamuciniphila在肠道消化模拟系统中的变化
浓香型白酒发酵新老窖泥理化因子和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康砖茶叶风味特征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添加马铃薯全粉对面条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基于16SrRNA技术分析α-乳白蛋白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瑞士乳杆菌MB2-1源胞外多糖对10种益生菌生长特性的影响
广谱抑菌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相关基因分析
响应面法优化乳酸乳球菌KLDS4.产叶酸的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
轻微加工熟制鲐鱼品质特性及腐败菌鉴定
载锌与ε-聚赖氨酸抗菌膜的制备及其抗菌、物理性能研究
主动自发气调对桃吉尔霉抑制效果的影响
高湿贮藏对青花菜黄化和糖代谢的影响
黑参多糖抗疲劳作用的分子机制
从临床药物中筛选抑制梨果实采后青霉病的活性物质
乳酸菌和木糖葡萄球菌对产气荚膜梭菌抑制能力分析
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婴幼儿肠道双歧杆菌遗传差异及益生特性分析
乳酸菌发酵米粉酸面团生化特性及其对馒头蒸制特性的影响
混合酵母发酵对刺葡萄酒香气成分气味活性的调整作用
平贝母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
油脂对油炸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鸡蛋中卵白蛋白和溶菌酶相互作用对其结构和致敏性的影响
酸化速率对大豆蛋白凝胶结构的调控
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配比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基于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筛查和确证水产品中多种抗生素残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果中10种保鲜剂残留量
魔芋甘露寡糖抗肥胖活性及机制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在成功召开“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宁波)”的基础上,将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于年10月22-23日在西宁共同举办“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将就肉、水产、禽蛋、乳制品等动物源食品科学基础研究、现代化加工技术,贮藏、保鲜及运输,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营养及风味成分分析,副产物综合利用,法律、法规及发展政策等方面的重大理论研究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和借鉴国外经验,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新的思路,指明发展方向。
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出席本次国际研讨会,共聚人脉、共享资源、共谋发展!
长按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