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查体时,最为常见的“正常"超声报告就是“肝、胆、脾、胰、肾末见明显异常”。
这句话说明什么?就说明超声科的大夫没有看见不正常的地方。但是他肯定不会写你的"肝胆脾胰肾,一切正常”。
他会告诉我们说:“我没有看到有异常的地方。”但是不是正常呢?他不敢说,因为超声这项检查能够诊断的东西是有限的,就像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的东西的个头大小,还有远近是有限的那样。所以超声报告只能写“未见异常”。没有看到异常,大部分情況下它都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就议为它是正常。
医院里,肝病医生更为常见的“正常”超声报告上面不会写“肝脏未见异常”,而是像下面这张报告上地“肝实质回声略粗”,或者说“肝脏弥漫性病变〞、“光点增粗”这样的一些情況。你看这个超声报告的“回声增粗”,再做一次弹性测定的话,就发现弹性值仅为7.6,处于基本正常状态。所以绝对不能因为超声大夫说"肝回声增粗”,我们就说自己有了纤维化,基至有了肝硬化,这都是不对的。
为什么超声大夫会在临床医生认为是正常人的肝脏超声检查报告中写"回声增粗”呢?
其实这个事情就像刚才所说的“肝脏未见异常”是一样的。就是在这种弥漫性病变的时候,使用超声检测仪是看不到什么特殊表现的。而这时候超声科的医生就会去扫一眼临床医生开的超声申请单,看看临床医生对这个病人是做了一个什么样的临床诊断。
尤其是像肝病科的慢性肝病患者,他们的临床诊断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丙型肝炎”。超声大夫看到这个提示之后,就会琢磨这个人是一个乙肝,我看他的肝脏好像有点回声不太对,和我见到的正常人、和我在教科书上学的正常人有点不太一样,但是我看不出来有什么病怎么办呢?于是他就会写上个“光点增粗”“回声增粗”这样的一些非常模糊的、非常笼统的超声诊断,而这些诊断我们可以看作是超声科大夫自己拿不准时的一种免责性的语言。因为见得多了,所以临床医生只要看到了这种诊断的时候,就把这张超声报告看做肝脏正常的超声表现。
但有些时候超声大夫告诉你“未见异常”,也不见得你一定是正常的。下面这张超声报告里也是肝脏未见异常”,但是肝脏弹性测定检查却显示肝硬度值是11.9,已经是很明显的肝纤维化了。
也就是说,B超报告中的“未见异常”,并不是肯定一点毛病都没有。这是因为B超检查能够诊断的肝脏疾病是有限的,它对自己无法诊断的疾病就会“视而不见”,于是也就“未见异常”了。像我们所说的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这类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这样的一些弥漫性疾病,超声是不能诊断的。因此,即使超声大夫说你没有异常,也不见得一定是真的没有异常。对于一些特殊的疾病,像常见的慢性乙型肝炎,还需要用其他的一些检查方法,比如:用肝脏弹性测定来检测纤维化的程度,用肝活检来检测纤维化和後症的程度。
总结:
1.超声报告中对正常肝脏的描述:未见异常、回声增粗、弥漫性病变;
2.超声检查无法诊断的疾病:肝炎、肝纤维化;
3.对于超声无法评价的肝病,需要做其他检查,如肝脏弹性测定、肝穿刺病理检查。
#妙手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