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抗肝癌治疗时机如何选择?
序言
临床病情上绝大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都伴有慢性的肝病史,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以此为基础进展至肝硬化、甚至诱发肝癌是慢性肝病患者的“必经之路”。患上肝癌的患者经手术切除后,局部反射出了根治性的治疗手法,与此同时也可见癌灶进行有效的处理,但肝癌手术后几年的时间复发的原因又是什么?癌灶没切干净?未检出的微小癌灶长大?还是硬化基础的肝更容易新发肝癌?目前对肝癌的认识程度尚不能很好解释这个问题,这也可能是近20年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期无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在西医微观分子角度对肝癌探索的大背下,西医和中医都各有优点,相辅相成结合治疗,西式认知策略从改革开放后一直主导着中国肝癌的治疗理念,但如何进一步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期西医是否已“黔驴技穷”?传统中医有着年的悠久历史,推崇“治未病”的理念、重视“防治结合”,在治病的同时也要预防疾病的发生。黄文龙主任认为:“中国式”抗癌可能是肝癌治疗的破局之道。
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中医古籍中并无“肝癌”这个病名的记载,根据肝癌的症状特点归属于中医学中的“肥气”、“积”、“症”、“臌胀”、“黄疸”、“呕血”、“便血”等范畴。但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对肝癌中医机理的认识越来越全面。
肝癌与中医古籍中的积聚庙瘾密切相关,肝积、肥气、脾积、痞气、心积、伏梁一般认为属于积聚的范围。巢氏《诸病源候论》认为积聚的成因主要由正虚感邪而致,他说“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腑脏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为也”。
但从临床治疗中来说,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西医注重结构,中医注重功能。西医不断的研究发展取得了飞速的进步,有专门的针对肝癌的NCCN或CSCO指南,所有西医医生采取统一的治疗标准。
而中医发展由于受到传承和个体化的影响,辨证论治,不易归纳总结,发展较慢。每个中医医生因传承不同,对于治疗肝癌的的方法和疗效参差不齐。
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可全程抗纤维化
由于肝炎病毒、酒精摄入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均会导致慢性肝细胞损害,以此进展为肝脏纤维化、肝硬化,并在此基础上诱发肝癌。大量文献及本人研究均已证实,肝脏纤维化促进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对于合并有肝硬化的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积极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可能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要严格结合患者肝功能情况,注意用药的安全,中药多经肝脏代谢,需警惕药物性肝损,加剧肝硬化进程,甚至导致肝脏衰竭。
切除术后可制定“扶正”治疗方案
中医学认为,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正虚邪实”。“正虚”是由于机体“正气虚弱,气血两亏”,本质是“阴阳失调”。“扶正”即扶助、培补正气,类似于西医里讲的增强机体免疫力。中医认为,手术会导致“气血两亏”,故肝癌术后患者可逐步服用“扶正”中药,目的为增强免疫,促进机体恢复。
介入/全身治疗后可制定“中医保肝扶正”方案
TACE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细胞也会受到损害,少数患者甚至出现“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降低。肝癌全身化疗在国内少数中心开展,患者多会出现“骨髓抑制”症状。此时可联合“保肝扶正”中药。但对于化瘀、解毒等中药一定要严格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辨证论治”,因肝癌患者多有肝功异常,凝血和解毒功能较差,切莫私自乱服或听信“神医”。
无法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可服用中药
中医学认为,肝癌的病机为肝脾不调、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气滞血瘀、痰湿蕴结等。《金匮要略》中提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此对于无法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在制定较为温和的抗肿瘤方案同时,尤其要重视培补脾胃,肝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黄文龙主任推荐
中医药对改善肝癌患者的全身状况、增加免疫力,降低手术、射频、介入等治疗的副反应确有一定益处,特别是在早期预防,促进肝癌患者术后恢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有相当优势。但中药对肝癌细胞的杀灭作用并不十分确切,特别是针对在临床中诊断明确,有明确手术指征的肝癌,应积极配合医生行相关治疗,术后配合中药进行巩固、恢复治疗,切忌盲目夸大中医药的抗癌作用,尤其不要轻信“偏方”、“秘方”以免耽误病情。
关于重庆御和堂
辩证诊治,中医典范!
重庆御和堂中医研究院坐落于重庆市渝北区龙溪街道五红路66号附12号长安华都6幢2-1(红土地地铁3B出口旁),是一所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社区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坚持以老中医、名专家为核心的中医专科机构。御和堂致力于以“承古纳今,厚德济世”为理念,全力打造成“技术利民、服务周到、人才全面、环境优雅、设备齐全”,让患者信任、满意、放心的现代化中医诊疗机构。
往期推荐
01
胃癌的最大“元凶“找到了!不是烟酒,竟是……
02
治疗早期肺癌,这个方法一定要知道!
03
患上结肠癌怎么办?“分型辩治”有对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