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APP
随着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及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正步入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近日,市场流出的一份关于“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的政策文件更是为创新药未来发展及市场投资点燃一盏明灯。而这对于一直坚持差异化创新研发的德琪医药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利好。
当前国内创新药前沿发展已不再是单纯的Me-too/Me-better,而是已经转型更高端的Best/First-in-class。而通过打造具有前瞻性、差异化的研发战略和丰富管线储备,持续构造国际化“同类首创”和“同类最优”竞争优势,德琪医药-B()已然走在创新药趋势发展的最前沿,内在价值逐步得到释放。
另一方面,在全球生物医药融资环境还未明朗的当下,成熟的创新研发体系、完善的国际开发能力和充沛现金流,也成为德琪医药构筑稳健基本盘的关键基础。因此,解构德琪医药新出炉的年财报,投资者可以从差异化创新管线研发、国际商业化合作与市场推进以及现金流等多维度,加深对公司核心竞争力以及中长期价值走向的认知与理解。
差异化创新研发即将来到集中爆发关键年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年将是德琪医药差异化创新研发取得重要进展的关键年份。因此,透过财报数据看公司管线研发的推进,能让投资者对公司即将到来的跨越式发展有更清晰的认知。财报显示,德琪医药建立了一条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同类最优”或“全球首创”潜力的创新肿瘤免疫研发管线,并与全球超过个临床机构进行合作,推进多个产品的全球化临床开发。全面的管线设置和广泛的临床开发,彰显了德琪医药从biotech向上升级的决心。
例如在临床前管线中,德琪早期研发团队自主开发了一款新型“2+1”T细胞衔接器平台AnTenGagerTM,其采用平衡性的CD3抗体亲和力,具有靶点依赖性的激活作用,数据显示具有更好疗效和安全性。此外,AnTenGagerTM的多个分子显示更强劲的肿瘤杀伤活性,同时具有更低的细胞因子释放风险。与多种靶点的形成的双特异抗体,有望在多种血液瘤或实体瘤治疗中取得突破。
而在步入临床阶段的研发管线中,德琪也布局了不少高潜力前沿创新靶点。
以ATG-为例,其作为小分子CD73抑制剂,在目前临床相关所有产品中具有最高的抑制活性。临床数据显示,I期STAMINA研究爬坡阶段有12例既往接受过检查点抑制剂(CPI,帕博利珠单抗或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患者在接受了至少2个周期的ATG-单药后接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治疗,其中有7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疗。研究中,有2例黑色素瘤的患者(既往接受过抗PD-1抗体治疗)和1例既往接受过化疗联合CPI(抗PD-1抗体)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
在PD-L1/4-1BB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德琪则开发了一款具备BIC潜力的ATG-,其仅可在PD-L1交联条件下激活4-1BB表达阳性的T细胞,这让ATG-具有较同靶点竞品的肝脏毒性更低,且能有效抑制ICI耐药肿瘤生长。研究数据也显示,该药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且无显著肝脏毒性。
在当前全球热门的ADC赛道,德琪医药同样颇有建树。其旗下的Claudin18.2抗体偶联药物ATG-在CLDN18.2高表达和低表达的模型中显示了极高的剂量依赖的体内活性。对比目前国内多家处在临床阶段的CLDN18.2ADC产品,ATG-具备一定的同类最佳潜质。
继CD47后,另一个具备“别吃我信号”的靶点CD24近年来受到国际学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