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年4月25日—5月1日是第19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为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宣传职业病防治法,由江都区卫生健康委、江都区疾控中心承办的职业病宣传周活动将在4月的最后一周举行,今年的主题是“共创健康中国共享职业健康”。
职业病核心内容(二)
35
粉尘的对人体的危害性与其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二氧化硅类型、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防护措施、接触者的个体状况等因素等有关。
36
尘肺的规范名称是肺尘埃沉着病,该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37
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的法定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及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38
游离SiO2的粉尘大于10%的粉尘称为矽尘。矽肺患者可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明显自觉症状,但X线胸片上已呈现较显著的矽肺影像改变。
39
尘肺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和体征。常见并发症有肺结核、肺及支气管感染、自发性气胸、肺心病等。
40
速发型矽肺指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SiO2含量粉尘,经1-2年左右发病的尘肺病。
41
电焊工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氧化锰、氟化物、臭氧、各种微量金属和氮氧化物的混合物烟尘或气溶胶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42
有机粉尘是指在空气中漂浮的有机物颗粒,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源性的颗粒和微滴。
43
粉尘综合治理的八字方针即“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44
生产性毒物指生产中经常接触的有毒物质,也称为工业毒物,进入人体最主要途径是呼吸道。
45
窒息性气体指被机体吸收后,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的总称。
46
硫化氢为无色易燃并有强烈腐败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经呼吸道吸收所致的全身毒作用,引起细胞内窒息,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多脏器官损伤,接触高浓度可在数秒内突然倒下,呼吸停止。
47
急性氰化物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立即采用解毒药治疗和支持疗法。最有效的解毒药物为亚硝酸盐加硫代硫酸钠。
48
一氧化碳俗称为“煤气”,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味的的剧毒气体。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进入人体后可迅速弥散穿透肺泡、毛细血管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得血红蛋白失去载氧功能从而导致组织缺氧。
49
刺激性气体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50
氨在常态下是一种无色具有辛辣刺激性的气体,易液化成无色液体,其水溶液为氨水。
51
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
52
光气、二氧化氮、氯气、二氧化硫(刺激性气体)急性中毒可导致肺水肿,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53
硫酸、盐酸及硝酸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54
砷化氢为是最简单的砷化合物,剧毒可燃气体,无色有大蒜气味,为强烈溶血毒物,红细胞溶解后的产物可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衰竭。
55
砷及其化合物可导致中毒、肺癌、皮肤癌、溃疡。
56
臭氧对上、下呼吸道刺激性很强,吸入臭氧后,可出现咽喉干燥、咳嗽、咯痰、胸闷等。
57
铅以铅烟或粉尘形式吸入人体或通过皮肤接触,水、食物经消化道侵入人体后,积蓄于骨髓、肝、肾、脾和大脑等处“储存库”,其后慢慢放出进入血液,引起慢性中毒。
58
铅中毒特征性表现为腹绞痛、贫血、周围神经病。铅性腹绞痛常发生于脐周,铅中毒首选驱铅药物为依地酸二钠钙。
59
金属汞主要以蒸气形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主要损害神经、呼吸、消化和泌尿系统。慢性汞中毒特征的表现为易兴奋症、口腔炎、意向性震颤。驱汞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含巯基解毒剂(二巯基丁二酸钠、二巯基丙磺酸钠)。
60
职业性镉中毒主要是吸入镉烟尘或镉化合物粉尘引起。一次大量吸入可引起急性肺炎和肺水肿;慢性中毒引起肺纤维化和肾脏病变。
61
锰中毒主要为慢性中毒,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重者出现“锰性帕金森氏综合征”。
62
六价铬有强氧化作用,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经呼吸道侵入人体时,开始侵害上呼吸道,引起鼻炎、咽炎和喉炎、支气管炎。
63
铊化合物极毒,具有蓄积性,为强烈的神经毒物,可引起肝脏及肾脏的损害。
64
铍化合物可产生全身中毒,多经呼吸道侵入人体,主要积蓄于肺、肝、胃、骨及淋巴结等处,易在身体内积蓄,排除缓慢,引起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胸痛及体重减轻等症状。
65
急性苯中毒是由于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引起,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长期接触低浓度苯可引起慢性中毒,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为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类神经症,有的伴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损害造血系统。
66
印染工的职业性损害因素主要为-苯胺。苯胺中毒的特殊解毒剂是美蓝。
67
氯乙烯(清釜工)中毒期表现为雷诺综合症。可感到手指麻木、疼痛、发白等,末期为末梢神经炎(特有)。
68
二氯乙烷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皮肤与液体反复接触能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裂隙性皮炎。
END
供稿:中心职防科
审核:黄海燕
发布:葛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