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化名),年毕业后分配到贵阳市公安局乌当分局巡逻大队工作,年起任乌当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民警,荣立三等功两次,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等嘉奖。
说走就走的工作
在禁毒民警的工作中,有着悬疑片中所有的元素——追逐、卧底、枪战、对峙、命悬一线……每一次破案都是在“刀尖上行走”,而36岁的李雷,已在这个岗位上干了10年。
年,20岁的李雷毕业后被分配到贵阳市公安局乌当分局巡逻大队工作,年,李雷主动向组织请缨,到禁毒大队去工作,从此跨入了缉毒工作的大门。
这一干就是10年。
从“愣头青”到“中年大叔”,从最初的侦查员到缉毒大队的排头兵,李雷一直坚守在缉毒岗位上。
出于对缉毒工作的热爱,李雷常年忙碌在外,接到线索总是说走就走,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真正用行动体现了“毒品一日不绝,战斗一日不止”,他参与破获的毒品大案不胜枚举,抓获的毒贩近千人。
在李雷的家里,各类荣誉证书放满了整整一柜子: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荣立三等功两次,嘉奖无数……
始料不及的危险
年10月,李雷和队友一起侦破了一起零包贩毒案,在嫌疑人住处发现了一个疑似装有毒品的袋子,李雷用左手打开袋子时,没想到袋子里有一堆嫌疑人吸毒时使用的针管,针头一下就刺入他的左手大拇指。他赶紧拔出针头,当场就流血了。
提起那次意外,李雷至今仍心有余悸,“边上同事看到后,立刻帮我脱掉手套,并且用手捏紧我的大拇指,一边用力挤压使污血流出,一边拼命地甩我手指上的血,随后又赶紧用水反复清洗伤口,”李雷一边说着,一边不自觉用右手捏紧了左手大拇指,“医院检查发现,嫌疑人携带丙型肝炎病毒,这是一种可导致肝坏死和纤维化,严重还会发展为肝癌的病毒,我瞬间感到不计其数的蚂蚁往身体里钻一般,头脑里一片空白。”
一连几天,等待初次化验报告的李雷都在痛苦煎熬中度过,医院检测结果为“阴性”时,他心中的大石头才落下了,紧绷了的神经终于放松了。
从不缺席的执着
提起李雷,乌当公安分局禁毒大队负责人说:“李雷的业务能力与工作表现,在大队里有口皆碑,他有责任心,对工作的投入近乎固执,几乎年年都是先进。”
工作中,李雷对每一条毒品线索,都要仔细分析研判,对每一次抓捕方案都要全盘考虑精心设计,绝不允许战友因自己的失误而受伤。
有一次,李雷抓捕毒贩时,不慎将右脚踝扭伤,领导都给他下了回家养伤的命令,医院敷了一包药,还是回到了岗位上。看见李雷瘸着腿工作,同事们于心不忍,劝他回去休息,但是他不答应:“队里很多兄弟都刚刚参加工作,经验还很缺乏,还是要有个有经验的人来带。”看到他执着的工作劲,大家都不敢懈怠。两天后,“瘸腿”的李雷和战友们成功打掉了一个6人的贩毒团伙。
当年同李雷一起入警的民警小余说:“我和李雷一起共事多年了,每次紧要关头,他都和我一起战斗,不会丢下我不管的,我从此心底里佩服他这个人。”
侦破案件的能手
多年来,李雷俨然成为了乌当缉毒破案的一把尖刀,在打毒枭、断通道、斩网络,侦破“公斤级”毒品案件中屡建奇功。
在年,李雷从一细小线索入手,认真梳理,发现一起预谋、组织策划从贵州向各地贩运毒品大麻案。
同年6月下旬,李雷带队辗转于深圳、湖南、北京、山东、浙江等地,开展细致的调查工作,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摸清了贩毒团伙成员的情况、活动轨迹等。
年12月,李雷带领侦查组提前到达贩毒团伙藏身处,准备实施抓捕。不过现场情况突变,眼看嫌疑人就要逃脱,李雷来不及多想,直接扑向身强力壮的嫌疑人,与嫌疑人进行了激烈搏斗。在同事的协助下,犯罪嫌疑人郭某被成功制服,缴获毒品大麻9.5公斤。与此同时,专案组火速奔赴各地,对郭某下线进行收网,把团伙的组织成员全部抓获归案,成功侦破一起特大网络贩毒案。
在这场长达半年的缉毒战中,李雷带领的缉毒大队民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无尽的辛劳,没日没夜地奔波忙碌。正因为他们的努力,专案组才彻底摧毁了贩毒网络通道,这也是近十年来,贵州第一次破获的网络贩毒案。
李雷说:“我这人天生就是干缉毒的,就算刀尖火海,我也敢走,不图别的,就是想天下无毒,让每一个家庭共享平安祥和。”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常玥玥
编辑王茂华
编审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