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才进,郭怀斌,彭彦辉,等.误诊为肝内胆管癌的硬化性肝细胞癌Ⅲ级一例[J].中华外科杂志,,57(4):-.
误诊为肝内胆管癌的硬化性肝细胞癌Ⅲ级一例陆才进 郭怀斌 彭彦辉 马晓丽 孙吉林 张万星 脱红芳 温军业 赵焕芬 曾凡刚
{医院肝胆外科}
患者
男性,72岁,因"发现肝脏实质性占位4d"于年5月14日入院。入院前4d医院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肝脏实质性占位;上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结果显示,肝右叶前下段片状稍低密度影灶,单发,大小约3.0cm×4.0cm,考虑肝癌可能性大。
我院体检:无肝掌及蜘蛛痣,腹部未见异常。肝脏、胆道、脾脏MRI平扫结果显示,肝脏5、8段见1个不规则形分叶状肿块,呈T1WI低T2WI高信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高信号影,大小约41mm×40mm×30mm;增强扫描病变显示,动脉期表现为边缘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心呈高低混杂信号影,增强曲线呈平台型,1h肝胆期病灶中心区尚存斑片状高信号影,边缘呈低信号影,门静脉和肝静脉未见充盈缺损,肝门区及腹膜后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影(图1)。
实验室检查结果: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2.67μg/L,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3.62μg/L,铁蛋白.80μg/L,CA19-96.81U/ml。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肝功能未见异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最高达/mmHg(1mmHg=0.kPa),间断口服硝苯地平片10mg、1次/d,平日血压控制在~/80~90mmHg。否认肝炎病史,无酗酒史,余无特殊。
入院后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请多学科协作(multipledisciplinaryteam,MDT)专家组成员讨论分析认为,患者为老年男性,无症状,肿瘤血清学标志物(AFP、CEA、CA19-9)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5、8段交界区占位,考虑为原发性肝内胆管癌可能性大。按照第8版AJCC肝癌分期:Ⅰ期(T1N0M0);体力状况评分:0级;Child-Pugh评分:5分;等级:A级。
MDT专家组讨论认为:(1)无手术禁忌证,可行根治性手术。(2)肝脏肿瘤位于肝右前叶5、8段交界区,肿瘤大部位于肝脏5段,距肝脏右前叶肝蒂较远,建议行以解剖性肝段切除为基础的肝癌切除。(3)从影像资料分析,本病例肝脏8段的Glisson蒂分为腹侧段和背侧段,为亚肝段切除提供了解剖依据,亚肝段切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余肝体积。因此,建议本例患者行肝脏5、8段背侧段切除术。
图1 硬化性肝细胞癌Ⅲ级患者肝胆脾MRI增强扫描图像:1A示延迟期,肿瘤组织高低混杂影,周边出现光滑、较厚增强(白色箭头所示);1B示静脉期,红圈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感兴趣区位置(点1和点3在肿瘤组织内,点2在正常肝组织内);1C示增强曲线,增强曲线呈平台型(由点1和点3各自所组成的曲线为增强曲线,点2组成的曲线为对照曲线)
术后大体病理所见:(肝脏5、8段)标本大小12.5cm×6.0cm×5.5cm,多切面剖开,距切缘1.0cm、紧邻肝被膜见一肿物,大小4.0cm×3.5cm×3.2cm,切面灰黄、质硬,呈浸润性生长。肿物无包膜,与周围肝脏界限清晰。未见脉管内癌栓及卫星结节。周围肝脏未见肝硬化结节(图2)。
镜下病理所见:肿瘤细胞弥漫浸润性生长,肿瘤小梁萎缩,肿瘤细胞间质显著纤维化,将肿瘤分割呈多个结节。中央区纤维间质内见瘤细胞巢坏死。肿瘤无纤维性假包膜,向周围肝脏结节状浸润。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invasion,MVI)分级:M1(邻近癌旁肝组织内见1个MVI)。邻近癌旁肝内见1个卫星结节。肝组织切缘未见癌(肿瘤距切缘1.0cm)。癌旁肝脏可见肝小叶内散在点灶状坏死,汇管区轻度纤维组织增生,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图2)。
通过镜下观察及免疫组化与相似疾病相鉴别得出病理诊断结果:硬化性肝细胞癌(scirrhoushepatocellularcarcinoma,SHCC)Ⅲ级。
图2 硬化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图像:2A示肝脏切面见一灰黄结节,略突出于表面,结节质硬,无包膜,与周围界清,大小约4.0cm×3.5cm×3.2cm;2B示肿瘤细胞呈多结节状生长,间质显著纤维化(HE染色×40)
讨论
SHCC是肝细胞癌的一种特殊亚型,发病率低,占肝细胞癌的4.6%[1],容易发生误诊。有研究结果表明,SHCC的病理学组织中含有丰富的纤维间质成分[2],这一组织学特征使其在影像学上与肝内胆管癌相似,且本例患者既往无肝炎病史、AFP正常,进一步倾向于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特点[3],给术前临床诊断带来极大困难。术前鉴别诊断SHCC和肝内胆管癌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MRI增强曲线本病例MRI增强扫描的增强曲线呈平台型,整个增强期均显示出延迟强化的特点。据报道,动脉期高强化区占SHCC与肝内胆管癌的肿瘤最大径的20%以上的区域分别为70.7%和21.9%,定量分析证实了SHCC动脉期的平均相对增强率高于肝内胆管癌[4]。预示SHCC动脉期增强曲线斜率大于肝内胆管癌,可作为SHCC与肝内胆管癌的影像学鉴别点之一。二、包膜在延迟期上,该肿瘤组织有周围边缘光滑、较厚的高强化信号影,这种影像表现称为包膜[5]。包膜是肝细胞癌的特点,代表其宏观特征[6],而肝内胆管癌少有包膜,对肝癌的诊断具有特异性。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该肿瘤组织无纤维假性包膜,但有包膜的影像学表现,出现假阳性结果,也就是影像学上所谓的假包膜征象[7,8]。影像学图像上呈假包膜征象是本例SHCC患者的最大特点,也是与肝内胆管癌的最重要鉴别点。三、好发部位SHCC好发于肝脏外周,靠近肝脏被膜[9]。本例患者的诊疗经过提示,尽管术前SHCC与肝内胆管癌容易误诊,但异同点仍有迹可寻,细致的检查评估和认真阅片至关重要。当术前无法明确诊断时,穿刺活检是不可替代的确诊手段。结合肿瘤组织好发部位、MRI增强曲线和包膜的影像学特点,为今后SHCC和肝内胆管癌的术前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参考文献
(在框内滑动手指即可浏览)
[1]KurogiM,NakashimaO,MiyaakiH,etal.Clinicopathologicalstudyofscirrhoushepatocellularcarcinoma[J].JGastroenterolHepatol,,21(9):-.DOI:10./j.-...x.
[2]KimSH,LimHK,LeeWJ,etal.Scirrhoushepatocellularcarcin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