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师大学生急诊被拒医院

来源:芜湖热线综合北青网、新京报消息整理

据北青网消息,12月9日,有网友发帖称,安徽师范大学一名大三男生突发疾病,医院急诊科就医时却遭当班医生拒绝,以不具备医疗条件为由要求患者转院,后该男生在转院途中离世。10日家长报警,警方、卫健委介入处理此事。

其家属认为,医院急诊科医生拒诊,延误救治导致杜某某死亡。

12月11日芜湖市卫健委向家属出具了初步调查意见,该意见显示,涉事医生未落实会诊制度,对患者的病情和潜在风险预判不够,已涉嫌违法。

12日,芜湖市卫健委处表示,待收集到完整的证据链后,卫健委会出示最终调查结果。

大三学生突发疾病,转院途中病情加重死亡

据了解,杜某某今年20岁,是安徽师范大学大三学生。12月6日晚,杜女士接医院的电话,医院内死亡。

杜女士向记者出示了一份的来自芜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调查情况及处理意见》,落款时间为12月11日,其中写明了当晚的事发经过。

调查情况显示,12月6日晚,杜某某因咽喉不适,在同学朱某某的陪同下,医院挂号急诊。22时48分,两人进入急诊内科时,一名吴姓医生正在给另一人看病,并在处理抢救室的一名危重病人的医疗文书。

患者杜某某和朱某某向该名吴姓医生反映称,杜某某咽喉不适,并有异物感。但是吴姓医师没有为患者问诊、查体、书写病历,称医院夜间无耳鼻喉科急诊,建议他们医院就诊。

当晚22时51分,两人退号后,医院打出租车到市二院急诊科。23时12分,患者到市二院时,已意识丧失,口唇面色青紫,心跳呼吸均未闻及,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到边,已无生命体征。

市二院的医护人员立即给杜某某气管插管、心脏胸外按压、药物复苏,插管过程中发现有重度喉头水肿,并吸出大量血性痰液,抢救过程中一直无生命体征,抢救约50分钟后,心电图呈一条直线,宣布临床死亡。

市二院临床诊断显示:杜某某喉头水肿、呼吸心跳骤停。

市卫健委:涉事医生未落实会诊制度,涉嫌违法

杜女士认为,医院急诊科医生拒诊,延误救治导致杜某某死亡。喉头水肿不是不治之症,但不及时治疗就会致命。

12月7日,她前往公安机关报警,要求查明儿子的死因。11日芜湖市卫健委给家属出具初步调查意见,待收集到完整的证据链后,会向家属出示最终调查结果。

《调查情况及处理意见》显示,芜湖市卫健委认为,医院急诊内科首诊吴姓医生未落实首诊负责制度,对于挂号就诊的急诊患者,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做好必要病历记录等。

此外,吴姓医生未落实会诊制度,对已接诊的非本科疾病患者,没有联系相关科室会诊;对患者的病情和潜在风险预判不够,对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仅根据患者简单叙述,就医院就诊。最终,患者在转诊途中病情迅速加重,抢救无效死亡。

市卫健委认为,芜湖医院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四十三条和《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吴姓医生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和控制制度,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负责;《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文关怀,严格遵守诊疗相关规范、常规,恪守职业道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芜湖市卫健委在处理意见中写道,责令医院全面加强医疗核心制度落实,立即对急诊急救工作进行全面整改,加强全院急诊急救培训,优化急诊急救流程,加强急诊科及耳鼻喉科等相关科室专业人员配备和规范管理,杜绝类似情况发生。

此外,芜湖市卫健委还责成芜湖市卫生监督所进一步深入调查,医院和相关责任人员立案查处,并将相关调查结果及时抄送公安机关。

目前杜某某家人已经委托第三方机构做医学鉴定,之后将根据结果追究医生的责任。

*文章系本平台转载,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1、医院党委书记蔡莉“走人”背后:纪委渎职调查近两个月、访谈人

2、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扶正化瘀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连续发表两篇英文文章

3、中医对肝纤维化逆转的认识与治疗

4、逆转肝纤维化,9kPa是否为抗纤起点的关键时机?

5、肝纤维化诊断及治疗共识(年)

小伙伴们好,跟大家说句悄悄话。

因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jyjggw.com /gxwhcs/10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