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慢性乙肝的治疗一直备受 如果你问我中医在治疗乙肝方面所起的作用大不大,我可以告诉你,中医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根据我们这么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如果辨证准确,中药和西药联用,对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我们门诊病人,百分之百都会用到中药”
39健康网:作医院,擅用中医中药治疗各种疾病是贵院的特长,那么,是否所有慢性乙肝病人你们都会给他开中药呢?
池晓玲:我们在门诊给病人看病,百分之百都会用到中药,不管是抗病毒治疗,还是抗纤维化治疗,或者是保肝降酶治疗,等等。因为在乙肝的治疗过程中,病人整体会有一个“证”,如果辨证准确,中药和西药联用,效果是非常好的。
我们知道,抗病毒治疗核苷类似物是用得最多的,尤其是贺普丁,因为它上市的时间比较长;它的抗病毒效果确实很好,但随之也带来了弊端——导致病毒发生变异。但是,我们在临床上发现,根据患者的症候表现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后,发现有很多患者他们的病毒变异率很低,这就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后来,我们进一步将服用贺普丁治疗的患者同时给他辨证服用中药,最终发现很多患者在我们这里通过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几乎没有发生病毒变异的,不仅如此,而且还可慢慢达到减药、停药,最终使病情稳定的目的。
39健康网:那么,贵科在治疗乙肝的过程中,是如何灵活应用中医的?
池晓玲:刚才说了,医院,是搞中医肝病的,但并不是说只用中药。我们在临床上治疗乙肝,会用中医望闻问切的手段去了解患者整个的身体状态,通过辨证分析患者属于什么样的证型,再考虑给他开中药处方。同时,我们也会拎起西医的思维,我们会通过实验室或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来获取与患者肝病相关的一些检查资料,进而对患者肝脏的情况、乙肝的进程进行评估,再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治疗,需要什么样的治疗。也就是说,我们首先是要明白患者是否需要治疗,再进一步评估他需要什么样的治疗,而不是说,患者一来就给他开中药,或者一来就抗病毒,这都是不对的。
39健康网:在临床上使用你们这一套治疗方法,慢性乙肝的转阴率情况如何?
池晓玲:我们达到E抗原转阴的几率非常大,达45%左右,这是慢性乙肝治疗的中期疗效;远期疗效是要达到表面抗原的转阴,经过我们的治疗,也有一些病人在治疗后达到了表面抗原的转阴。
39健康网:有没有一些慢性乙肝患者是纯粹用中药来进行治疗的?
池晓玲:有,在我们门诊病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纯粹用中药来进行治疗。这些患者往往表现为虽然肝功能正常,但病毒很高,按照最新的欧洲乙肝治疗指南,应该还是要抗病毒治疗,但在以前的话是不需要治疗的。临床上很多这类患者,他肝功能正常,但常常有临床症状,比如说胁痛、失眠、乏力、精神差、饮食不佳、心情抑郁、气色差,根据这些症状,进行辩证用药,据我们的临床观察,这类患者通过我们的中药治疗后症状改善非常好。
慢性乙肝患者,如果没有抗病毒指征,但病人自己感觉有不舒服的症状,我们都会通过辨证后,纯粹给他用中药治疗,这种病人在我们门诊中占了很大一部分。
中药可以自始至终贯穿下去
39健康网:很多患者想知道自己何时选择中医治疗最好?是一开始就用,还是先用西药控制病毒复制后再服用中药?如果医院看的,能不能转到你们这儿来吃中药?
池晓玲:至于该何时用中医治疗最好,这个没有定论。病人是否需要中医药治疗,什么时候开始用中医药治疗,这都要临床医生的仔细评估后才能定夺。有些患者一开始就诊时就可以用中医治疗,也有的是在用西药控制病毒复制后再用中医治疗。对于一开始就在我们这里治疗的病人,什么时候该给他用中药,我们会比较好把握一些,而且也有利于我们观察治疗效果、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在我们这儿治疗,中药可以自始至终贯穿下去。
如医院治疗后,突然来到我们这里要求中医治疗,我们也会给他慎重分析。如果病人在外院通过西药控制得比较好,又没有什么症状,那我们也不建议他又吃中药又吃西药的,我们会建议他跟进他曾经的主治医生。为什么呢?因为慢性乙肝它是一个慢性进展性的疾病,如果你今天看看这个医生,明天又去看那个医生,医院去看,这一点非常不好,不仅病人自己的治疗得不到一种连续性,也会加重你后面所就诊的医生的负担。
当然,我们推崇的是“优化”的治疗方案,不是“拼凑”的治疗方案,也就是说,治疗慢性乙肝,我们不单纯是用药物治疗,还包括情志治疗、心理干预、食疗、节气养生治疗等,并非所有的治疗方法都给你用上,而是要选择一种针对你个人的情况而言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法。
辨证准确,中药即可“增效减毒”
39健康网:有网友担心,如果同时吃中药和西药的话,会不会影响药物的效果?
池晓玲:在辨证正确的基础上,中药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即增强疗效、减低西药的副作用,不仅不会影响治疗效果,还有助于加强治疗效果。当然,如果辨证不正确,比如说一个气虚的病人,你给他泻火,那可能就会适得其反。所以,“辨证”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老祖宗就说过“凡药三分毒”,中药有大毒、中毒、小毒,中药也是经过肝脏代谢的,或多或少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关键是看你如何用。我们的目的是帮助患者选择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如果用药得当,就能起到很好的“增效减毒”作用,虽然有副作用,但它远远比不上疾病本身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
39健康网:中医讲究辨证分型,那么病人自己能否根据症状来判断自己属于哪一型?
池晓玲:这肯定是不行的。据我们的临床观察,发现在慢性乙肝患者中肝郁脾虚的最多。但我们不赞成患者自己对照书本所描写的症状来判断自己属于什么证型,然后自行买药服用,这有可能不仅不能治好,还会适得其反。你必须要找专科医生,医生会根据你的症状、舌象、脉象,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最后才能给你辨证用药。如果你自己根据书本的症状来判断,你不专业就很难把握,比如舌象、脉象,这些只有专科医生才能准确把握。
39健康网:有不少人反映,有些老中医能够用中药将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甚至有很多人都说,中医能够彻底治愈乙肝,您觉得有这两个可能性吗?为什么?
池晓玲:至于说使用中药能够使得乙肝表面抗原转阴,我不否认有这个可能。如果说“彻底治愈”指的是乙肝两对半的“三个阳性”都消掉的话,这在现有的医疗水下下,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不可能达到。虽然有极个别案例,他们也有可能三项全部转阴,但对于这些病例,我们也不会轻易下结论说就是因为吃了某某医生开的药才这样的,他有可能是许多综合因素所导致的“全部转阴”。
39健康网: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有没有一些单味中药(或中成药、药膳、饮食等)对保护他们的肝脏、控制病毒的复制有利呢?
池晓玲:之前说到,中医治疗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需要结合对患者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后处方用药,同样的,对于单味中药、中成药甚至药膳、食疗也同样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体质、证型等辨证施治。很多患者朋友认为鸡骨草、溪黄草治疗肝炎很好,但若用在“脾气虚”甚至“脾阳虚”的患者身上,反而会导致胃纳差、小便黄、胃脘胀闷、腹泻等症状,甚至加重病情。所以,即使是吃单味中药或饮食、药膳,也要经过专科医生的辩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症候,也有个体差异,适合别人的饮食药膳,不一定适合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