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弥漫性疾病,如果能及时调理可使其逆转恢复;反之,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甚至是肝硬化。因此,及早发现并进行调理,对阻止脂肪肝进一步恶化以及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然而,多数脂肪肝人群并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表现,因此脂肪肝很难被人发现,或者说很容易被人忽视。虽然说,医院体检的B超和CT检查,无疑是诊断“脂肪肝”最为准确的方法,但平日里,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脂肪肝呢?
接下来,甘林清梓将带您一起,通过“发现生活”的方式,来及早认识脂肪肝的高发人群与脂肪肝的早期表现。
首先,分辨清楚脂肪肝的高发人群尤为重要
肥胖人群
研究表明,肝内脂肪的堆积程度与体重成正比关系,而肥胖也是脂肪肝的第一大成因。30%~50%的肥胖人群会伴有脂肪肝,其中,重度肥胖者的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值得庆幸的是,肥胖人群在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肝脏脂肪浸润亦会减少或消失。
过度饮酒人群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依赖肝脏进行分解代谢。但酒精对肝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大量饮酒的人会摄入大量酒精,一方面削弱肝脏的代谢能力,另一方面又促进体内脂肪分解入血,最终流入肝脏形成脂肪肝。
营养不良人群
现代人为了减肥而过度节食,使人体不能摄入足量的蛋白质,与此同时,脂肪也容易因运动得过快、过猛而超出了机体的代谢能力,脂肪酸的大量释放,反向进入肝脏、心脏等脏器,并沉积下来,进而使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受损。
久坐不动人群
由于缺乏运动,久坐人群体内的脂肪往往难以被转化成热量消耗,久而久之,这些脂肪不但容易沉积于皮下而出现肥胖,而且还会堆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
糖尿病人群
据临床统计发现,有近半的糖尿病患者伴有脂肪肝。他们发生脂肪肝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这类病人一方面要积极治疗糖尿病,另一方面要注意选择低糖低脂肪低热量及高蛋白饮食。
长期吃药人群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会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导致脂肪肝;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降脂药等,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其次,及时发现脂肪肝的早期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脂肪肝的高危人群,除需坚持定期体检之外,还需注意观察脂肪肝的早期信号,及时发现并作出有效调理。
一看饮食,是否出现恶心、厌油、食欲减退或不思饮食等消化问题;
肝脏是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所有人体摄入的物质都需要经过肝脏的处理、转化之后,才能为其他器官所利用。因此,当肝细胞被大量的脂肪充满时,人体的代谢功能就会降低,表现为食欲不振。
二看习惯,是否出现体乏无力、体重下降,或者在少量饮酒就出现肝区的不适;
肝脏是人体的动力工厂,也是解毒的主要器官。出现脂肪肝时,容易使人体动力不足、解毒能力降低,自然地,解酒能力也随之减弱。
三看排便,是否饮食稍有不慎则出现轻度腹泻、饭后腹胀,或者是尿黄等表现。
肝脏出现代谢功能障碍则会引起胃肠道的消化功能降低,进而伴随出现腹胀、腹泻的多种不适。
最后,脂肪肝的及时调理是身体健康的保障
当出现早期的脂肪肝症状时,我们就该给予警惕拒穿秋裤小心引发膝关节炎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囊肿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