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话用在肝硬化患者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肝脏是一个敏感的器官,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损伤,如病毒、药物、酒精、免疫因素等均可致肝损伤,但是肝脏的损伤并不容易产生症状,尤其是慢性的肝损伤。因此,肝脏也是一个沉默的器官。
慢性肝炎在早期阶段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到门诊看病时已经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也就是说有了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各种并发症才发现自己有肝病。
而一旦有了这些并发症,患者的病情会迅速发展,生活质量急转直下。文献报道显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大约14%。因此,对于一个突然诊断肝硬化的患者真的有“如山倒”的感觉,有些患者甚至因为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而导致精神崩溃。
当患者一旦发现了自己有了肝硬化,就迫切希望医生能够给出一副“灵丹妙药”,尽快治愈而且永不复发。殊不知“病去如抽丝”,肝硬化是在各种慢性肝病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肝脏病理改变,一般来说肝硬化的发生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
这个过程,是由于各种病因如病毒、酒精等导致肝细胞炎症坏死,刺激肝脏纤维组织增生,越来越多的肝纤维组织沉积在肝脏内,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从而引起肝脏小叶绪构的紊乱,假小叶形成,即进入到肝硬化阶段。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并没有一个截然分开的界限,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就是说肝硬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那么,肝硬化能否逆转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在长期控制病因的情况下,结合中药抗纤维化治疗,肝硬化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逆转。尤其是在乙肝肝硬化的治疗方面,已经有部分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在肝硬化的治疗中,病因治疗是根本。以“乙肝肝硬化”为例,乙肝病毒的长期存在即活跃复制是病因,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根本,是前提。
然而病因的控制并不等于肝硬化的直接改善。几十年累积的肝纤维组织逐渐代谢、肝组织逐渐的修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说肝硬化的治疗“病去如抽丝”了。
那么在病因控制的基础上,肝硬化是如何逆转的呢,一方面肝脏自身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另一方面中药的抗纤维化作用已得到证实。同时,中药的全身调理能够协助改善肝硬化相关的各种不适症状,如乏力、倦怠、腹胀、纳差等。因此,肝硬化的治疗中,中药担当了重要角色。
但是这不等于中药能够“药到病除”,希望患者不要误解。因为在门诊经常遇到千里迢迢来求医的患者,满怀希望讨得一个神方,希望回去照这个方子一吃下去,肝硬化就能根治。这是巨大的误区!中药在肝硬化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需要长期坚持,另外汤剂的使用需要根据病情变化做阶段性调整,不是一劳永逸。
更多人在看1带着希望去印度,走康复“取经”路2吃保肝药别自作主张!如何科学服用保肝药?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山东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