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硬度检查现已在各种慢性肝病诊疗过程中广泛应用,但其在临床应用中价值意义如何?法国Bobigny在对例年龄在45岁以上患者的健康体检时,在纳入分析的例对象中,肝硬度8KPa共89例,肝硬度13kPa的9例,尽管其中43%(38/89)肝功能正常,但在随后的肝脏检查中,确认均存在某种慢性肝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52例、酒精性肝病20例、两者并存7例、丙型肝炎5例、乙型肝炎4例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在随后的肝组织活检中发现,肝硬度13KPa的9例患者中有5例为酒精性肝硬化、3例丙肝肝硬化和1例乙肝肝硬化。该研究认为肝脏硬度检测是一种可靠检查手段,能够发现常规体检貌似正常却有肝脏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人群。
根据前期对余例次检查情况而言,爱肝家园所在的肝病专科的小伙伴们发现肝脏硬度检查在某些方面具有很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肝病患者进行筛检,能很好的发现肝脏慢性疾病。我们开头所说到的这个研究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个功能,而我们专科在前期的工作中也有类似的发现。有些健康体检的患者彩超并没有发现相应的慢性肝病,但是我们反复给予测量肝脏硬度,却发现肝脏硬度明显高于正常值,其中的部分患者我们进一步查了相关病因检查,却意外的发现了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脏遗传代谢性疾病等相关病种,还有少部分患者尽管没有找到病因,但是在随后进行的肝组织活检却同样证明这些病友存在慢性肝炎,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都比较明显。
第二,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肝脏活检的部分功能。肝组织活检往往被大家视为诊断肝脏疾病的金标准,但是由于该检查是有创检查,必须住院进行检查,并不能被大家广泛接受;同时,由于活检组织取材有限,在一定时候并不能完全反应整个肝脏的疾病。而肝硬度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的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具有方便、无创、成本低等优点,所以也容易被大家接受。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法国最大的肝病中心以前一年做两千例肝活检,现在一年两百个都不到。医院,原来每年六百个左右的肝穿刺,现在一年只有一两百个,少了很多,都是受到这种新技术的影响。我们肝病专科,以前的肝组织活检量每年也是能高达五百例次左右,而现在连一百都到不了。
第三,对疾病的预后有较好的提示作用。众多研究表明,肝脏硬度值高的慢性肝病比肝硬度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容易出现肝硬化失代偿、肝功能衰竭、肝细胞癌等严重后果。同样的肝硬化患者,肝硬度高的患者更容易进展至原发性肝癌阶段。大家都清楚,原发性肝癌的预后与发现的早晚很有关系。所以,我们对肝硬度高的患者会更进行更密切的随访,以利于发现疾病的变化。
第四,动态观察肝脏硬度有利于了解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规范应用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能在控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同时对肝脏的纤维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逆肝脏转纤维化。根据我们动态的观察,很多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在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以后,肝脏纤维化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我们选取了其中一小部分肝硬度数值明显下降的患者进行了肝组织活检,确实发现肝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得到了改善。对于慢性肝病患者的肝脏硬度动态监测这项工作,我们认为非常有意义,所以也正在继续观察,希望能收集到更多的临床数据来指导各位病友的抗病毒治疗。
最后,我们提醒一下各位病友:肝硬度检查由于会受到患者体型、肝组织炎症、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有患者的检查数据可能与病情不是很符合,所以对于病情的判断更是需要我们综合的分析病情,而不能单凭一两个检查来武断的看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