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团队:郭宇宏马久红吉宏明
患者男性,45岁,既往乙肝肝硬化病史2年。无明显高血压病史。年2月9日突医院,行头颅CT示:右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血细胞分析中血小板计数23X/L。
医院头颅CT
医院血细胞分析
医院给予保守治疗,患者出血量逐渐增加,而血小板计数下降至16X/L。
医院头颅CT
医院血细胞分析
患者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转诊于我科。
入我院头颅CT
我院血细胞分析
凝血检查
腹部彩超
心脏彩超
入院后积极给予输注血小板、输血浆、脱水降颅压、保肝、抑酸等对症支持治疗。入院第二天中午患者突然右侧瞳孔散大,脑疝形成。复查头颅CT显示脑水肿加重。
团队慎重考虑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后急诊行右侧丘脑出血钻孔引流术。
术后复查头颅CT,患者右侧瞳孔回缩至4mm。
为解决患者低血小板血症,经查阅文献资料及相关科室会诊后考虑:目前行脾切除术手术风险巨大,介入栓塞部分脾动脉可改善低血小板血症。术后第一天积极联系介入科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同时行全脑血管造影术除外颅内动脉瘤及血管畸形。
栓塞术后第一天血小板升至62X/L。
间断给予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引流血肿。
术后第5天头颅CT
术后第10天患者出院时情况。
肝硬化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性疾病,其病症的发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地影响,更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充满威胁。肝硬化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为:
1、血小板生成素分泌减少
由于血小板数量、体积与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密切相关,而肝脏又是合成血小板生成素的主要场所,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细胞受损和肝纤维化的加重,使得血小板生成素合成受到影响,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
2、脾功能亢进
肝硬化患者常出现脾大、脾功能亢进,由于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破坏损伤增多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而大体积血小板的出现是为了适应血小板减少时机体的需要,血小板在脾脏停留时间缩短、成熟受到抑制、寿命缩短,导致血小板减少。
3、低蛋白血症
肝硬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导致巨核细胞释放的大体积血小板增多或结合在血小板上的纤维蛋白原增多,引起血小板易于聚集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减少。
4、骨髓细胞受到抑制
也有研究表明肝炎病毒和血清其他毒素对骨髓细胞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成为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又一原因。
?
脾功能亢进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脾脏切除术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或减少脾实质内的血供,减弱脾脏的巨噬细胞活性,进一步改善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减少对体内血小板的破坏。脾脏切除术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患者在术后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处理也较为困难,降低了手术效果。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出血、感染、血栓、疼痛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相较开腹脾脏切除手术的全身麻醉可节约大量时间,微创治疗较外科手术的创伤更小,因此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较为安全和实用。
????
????对于这样的患者,我们更应该珍惜,在征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下,开动大脑,发散思维,积极救治。同心千载痴情盼,守得云开见月明。
?
??
医院神经外科位于院内科研临床楼12-17层,开放床位张,重症监护室(NICU)设置床位48张(15、16层),监护室床位数居我省神经外科之首,已配备床旁移动CT、血气分析仪、可视喉镜、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等;开展床旁脑电、脑氧、呼末CO2分压监测、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颅内压监测、脑温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床旁超声、床旁纤支镜、鼻空肠营养管等多模态神经重症器官功能监测与保护核心技术,同时拥有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微电流刺激仪、综合感官刺激仪、经颅磁刺激仪、右正中神经刺激仪及康复直立床等多种早期促醒、康复仪器。颅脑创伤与神经重症团队正在继续提高临床专业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改善我省颅脑创伤及神经危重症病人预后及生存质量。
郭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