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酒爽一时,醉酒悔后迟ldquo小

每到节假日、聚会扎堆,相信你和我一样,最无奈的就是酒场应酬问题:

年会,各部门领导都不能得罪,要挨个敬,不然显得你不会来事,影响升迁和KPI;

老同学聚会还要喝,不喝说你“不给面子、不合群”,以后这关系还怎么处;

尤其是商务应酬,酒就是通行证,想要“项目谈的拢,订单签的成”,更得“喝”!

在中国的酒文化中,很多人喜欢拼酒量,其实,比酒量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酒品。否则,酒后失态说胡话是小事,甚至还留下终生遗憾。

喝酒,最伤的还是肝!很多人以为少喝点没事儿,其实并非如此。专家说:90%的酒精在肝脏内代谢,即便没喝醉,也会损伤肝脏。世界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酒没有安全剂量,即使喝一点也有害”。

高中同学大鹏是客户经理,在别人眼里,他的工作很轻松,就是陪客户吃吃喝喝就行了,却不晓得他酒后的痛:肠功能紊乱、呕吐、浮肿虚胖、胃炎、第二天起来还头疼欲裂等,更让他无力的是,上个月单位体检,刚过完30岁生日的他被查出重度酒精性脂肪肝!

在中国,像大鹏一样的有3亿人,其中,30-39岁职场白领占63%。

据中国肝病协会最新调查结果,在应酬多的人中,10%-20%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重度饮酒者80%以上有脂肪肝,10%-35%有肝炎,而30%的酒精性脂肪肝会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

年世卫组织(WHO)就把「喝酒」定义为一类致癌因素。而经常喝酒更被公认是肝癌诱因。

其实,哪一个人愿意喝得头晕脑胀,甚至胃出血,但在社会和职场中,喝酒又是无法避免的事。所以,经常应酬的人,找到靠谱的解酒方法很重要。

01越喝越健康,越上脸越能喝?不!

酿酒行业常常喜欢宣传:适量饮酒,有益心血管健康。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科学界确实有很多这样的说法,比如意大利与芬兰研究者的合作研究发现,每天喝2杯酒(25克酒精)能降低20%的冠心病发病率。

但这些说法,大多是基于欧美地区的人群的,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人群,代谢酒精的能力较差,至少有40%的东亚人酒精代谢异常。

▲ALDH2*2基因比例越高,酒精代谢能力越差

酒精代谢异常的人,携带更多的ALDH*2基因,导致酒精分解为乙醛后堆积在体内很难继续分解,产生皮肤发红、斑点或起疙瘩等反应,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上脸”。检验医学网

▲“上脸”的人,更不适合喝酒

研究发现:容易“上脸”的人,每天喝两瓶啤酒,患食管癌的风险,是不“上脸”的人的6—10倍。

所以,能不能喝是由基因决定的,绝非后天锻炼可以养成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男性一次的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1.5两38°白酒),女性不超过15克(相当于1两38°白酒)。

02过量饮酒,酒债全靠肝脏还

酒精进到人体后,主要的代谢场所,就是肝脏。

酒精会被代谢成乙醛,接著再被代谢成醋酸排出体外。酒精跟它的代谢产物乙醛,都会直接对肝脏细胞造成伤害,日积月累,一步步的损伤肝脏。

01酒精性肝炎

长期过量饮酒,初期通常会患有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功能衰竭。

除此之外,大量饮酒可以降低机体免疫力,常常合并HBV、HCV感染导致病毒性肝炎并发,进一步损伤肝脏。《检验医学网》

02肝硬化

肝细胞受伤后,会逐渐被修复的结缔组织取代,结缔组织是硬的,于是肝脏也越来越硬——肝硬化也由此而生。

肝硬化的患者,膨大的肚子积满了腹水、黃疸,过多的雌性激素无法代谢,造成男性女乳症、皮肤上的红血管纹路等。

03肝癌、大出血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这是一条经典的肝癌演进路线。慢性肝炎是增加肝癌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慢性肝炎患者患肝癌的风险远远大于普通人。

不仅如此,肝脏作为我们下半身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重要通道,肝硬化以后,血液不得不通过胃、食道等处的静脉流回心脏,于是原本小小的静脉被撑大,极大得增加了血管破裂大出血的风险,很多末期肝病的患者都是吐血而死的。

长期饮酒、过量饮酒,不是对身体没有影响,而是肝脏默默为我们背负了大量的“健康债”。亲友聚会,与其劝酒,真的不如多珍惜一起欢聚的时间。

03解酒方法有很多,哪种安全有效?

市面上各种解酒方法非常多,浓茶、陈醋、蜂蜜水.....到底哪一种最安全有效?来给你们科普一下:

1、浓茶是火上浇油

茶的利尿作用把来不及代谢的酒精带入肾脏,即便停留1秒,就会对肾脏产生巨大伤害。含有玉米须的解酒品也属这类。

2、陈醋

醋与酒发生反应,产生刺激性物质,刺激胃黏膜,引发胃溃疡、胃出血。

3、蜂蜜

理论上,蜂蜜中的果糖可分解酒精,但50g酒要g果糖,大概10杯蜂蜜水,不说你能否喝完,果糖过量对人体也无益。

4、化学药品

大多为兴奋剂、安慰剂类,不但起不到解酒效果,还会产生药物性肝肾损伤,比如近几年流行的姜黄素。

04这样做,把喝酒伤害降到最低

如果应酬无法避免,不如提早了解喝酒的正确做法,最大限度降低酒精对身体的刺激。

选择低度酒。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对肝脏等器官的损伤要大于低度酒。

喝酒前垫个底。喝酒前要吃富含淀粉和高蛋白的食物垫垫底,但千万不要吃腊肉、咸鱼等。补充一条小妙招,提前30分钟服用1瓶(0.5克),被誉为“喝酒新拍档”的熊胆粉,预防醉酒效果不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商务和注重养生的人士所推崇。

温着喝伤害更小。在烫热过程中,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乙醇也会挥发一些,使酒的浓度稍有降低,减轻伤害。

饮用过程多喝水。喝酒前,很多人会吃解酒药,对此专家表示,解酒药只能缓解酒后不适,并不能减少对肝脏的损伤。

在喝酒间隙,不妨多喝白开水,加速酒精从尿液中排出,减少肝脏负担。

小口喝不易醉。喝酒要慢些,小口喝,一通猛灌不仅易醉,而且对呼吸道、胃等器官的损伤更大。

餐后水果选西瓜。在餐后上果盘时,也许你已吃不下其他东西了,但西瓜要尽量多吃,帮助酒精排出。

醉酒后喝杯蜂蜜水。倘若喝得不舒服了,甚至醉酒了,可以喝点蜂蜜水、果汁、番茄汁或芹菜汁,或吃点新鲜葡萄。

提醒:如果有脸色不好、肝区不适、肚子胀痛等症状,可能是酒精伤肝的表现,医院及时检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jyjggw.com /gxwhby/9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