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医护AIldquo联手r

导读

全院26个科室的VTE风险评估率超过90%,中高危患者得到有效检出并接受恰当的预防策略,最终降低了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医院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今年2月,国家卫建委将“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纳入年度十大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这意味着VTE医院质量管理中拉开“崭新一面”。

近日,记者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刘莉主任,围绕该年度目标的实现进行了深入对话,以探讨院内VTE管理工作中的“难”与“策”。

Q1

VTE规范预防率被国家纳入年度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医院应该如何准确把握这项要求?

刘莉:VTE作为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隐匿、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安全,也带来医疗资源的消耗。循证医学数据显示,VTE是可防可控的,国家将其纳入十大改进项目是“情理之中”的事,是希望以目标为导向,强化医务人员责任感,推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快速有序落实。VTE防治对象涉及全院绝大多数临床科室的在院患者,防治流程的顺利实施需要临床科室、辅检科室、药学部以及管理部门的多方配合。所以国家明确该年度目标的改进,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多部门、多学科的有效协同。另外,国家要求“提高VTE规范预防率”,重点在“规范”二字上。要实现VTE预防策略的规范、合理,就必须首先实现全院VTE相关知识的普及、防治流程的规范、评估标准的统一,确保患者在接受系列评估后获得正确的预防策略。

Q2

医院VTE防治面临着新考验,医院开展VTE防治工作存在哪些难点痛点?

刘莉:近10年来,我国针对VTE开展的一系列研究与顶层设计,医院防治水平的提升。但从过程质量相关的指标(VTE评估率、预防率)来看,仍有大量的中高危患者未得到筛查,临床恰当预防率仅为9%;从终末质量指标来看,医院手术后VTE发生率等并未有明显改善。究其原因主要医院VTE防治工作内涵质量的提升:首先是人员方面。VTE防治的关键起点是医务人员的预防意识,一项国内的调查显示,部分非血管专业和呼吸专业的医护人员,对VTE的认知仍处于中低水平,对VTE预防策略的分类和选择依据不清楚。其次是制度方面:健全的院内VTE防治体系、清晰的防治流程是推动VTE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目前,VTE防治体系建设医院运行,但多数仍处于建设和摸索阶段。最后是监管方面:VTE防治工作本身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流程复杂,传统的工作流程和质控流程费时费力、效果低下。医护人员和质控管理人员都迫切希望能借助有效手段减轻临床工作负担,实现动态监控和预警。这些都是我们质控人一直在努力攻克的难关。

Q3

针对上述防治难题,医院采取了哪些解决策略?如何有效提升VTE的规范预防率?

刘莉:推动VTE防治工作落实与改进,需要从三大方面着手:一是构建标准化防治体系,通过领导层、医务管理层和临床层等,多层面、多部门的联动筑实工作基础;二是制定全院性统一的防治流程,强化医护人员对相关预防指标的执行力;三是借助AI智能手段,大力提升VTE防治质效。医院早期将VTE预防指标纳入髋膝关节置换术等单病种管理范围,但缺乏系统性、流程性的管理,难以实现防治质量均衡性、连续性的提升。年,医院构建起院、科、医疗组三级联动的VTE防治管理体系,制定了闭环的评估、预防、监控与反馈流程,组织全院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努力提升全院对VTE防控工作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医院不断加强VTE信息化建设,年8月引入惠每VTE智能防治系统搭建“医护AI”联动的动态VTE防控体系。医院业务系统深度对接,实现了对在院患者的VTE风险全量筛查、动态预警、预防策略推荐与实施监测等功能;打通了医、护评估通道,实行“护士初评-医生复核”一体化评估策略,把专科诊疗指南和规范真正落实到医疗行为中,实现早期识别、早期干预,从而有效提高VTE评估质量、预防策略落实率,切实保障患者安全。

Q4

请您评价一下医护AI联动防治机制应用前后的成效?对完善院内VTE防治管理带来哪些影响?

刘莉:“医护AI联动防治机制”构建起全链条式的防控网格,精准了弥补VTE防治短板。首先是提高了VTE管理效率。智能系统将质控关口前移到环节,通过综合分析过程质控指标和终末质控指标,帮助院领导、管理部门及科主任实时掌握临床防治情况与管理效果,彻底解决以前依靠抽查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管理严重滞后的问题。另外,从临床医生角度来看,智能系统将复杂、耗时的评估工作变得清晰、便捷,实时预警和策略推送也对年轻医生起到指导作用,有效减轻了临床负担,提升了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和积极性。最后,系统统一了全院VTE风险因素的解读标准,确保患者在不同科室均能获得同质化的防治方案,实现了全院标准化管理。根据年9月-12月的防治数据显示,全院26个高危科室的VTE风险评估率超过90%,使住院患者风险筛查得到全面覆盖,中高危患者得到有效检出并接受恰当的预防策略,最终降低了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Q5

医院质量管理的助推器,下一步有什么应用规划?

刘莉:在VTE防治效果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医院将急性脑梗死、急性心梗、慢阻肺等多个病种纳入了智能质控范围。利用AI依据国家单病种质控要求,在关键诊疗环节加强过程质量干预,提升临床诊疗规范性。此外,在国家加强单病种数据上报管理下,针对临床上报工作耗时、且容易出现填报错误的难题,医院利用医院业务系统自动提取相关病例数据,并与国家上报网站对接进行快捷上报,大大减轻了临床上报工作的负担,医院质量管理和科研打下基础。

专家简介:

刘莉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主任、肝脏肿瘤中心医疗组长,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担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委员会常委、广州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相关阅读:

关乎“国考“成绩的VTE医院的高分答卷!SCI:CDSS改善院内VTE发生率的临床回顾性研究病案室迎“春天”?国考下如何演好主角「精彩推荐」CDSreport-专注于知识图谱技术与临床质量的深度融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jyjggw.com /gxwhby/1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