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脏最怕的一种东西,有人却每天都要喝

肝硬化怎么来的呢?这还得从一口酒说起。

一口酒下肚,在体内,酒精通过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再经由乙醛脱氢酶代谢成为乙酸,最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呼吸和尿液的形式离开人体。

从酒精入口开始,口腔和胃肠里驻扎的细菌就会将酒精转为乙醛,对消化道造成伤害。同时,胃肠道吸收酒精通过血液循环很快就进入肝脏。90%的酒精在肝脏代谢分解,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乙醛直接对肝脏“捅刀子”。很多人喝酒脸红就是缺乏乙醛脱氢酶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遇到袭击”的肝脏通过“脸红”的方式警告你:“别喝了!我受不了了!”

肝脏作为人体的代谢中枢,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然而,酒精是肝脏的“克星”,即能直接损害肝细胞还能间接抑制肝脏的自我修复。

酒精还会影响肝脏代谢脂肪的能力,大量脂肪堆积在肝细胞运不出去,慢慢就会发展成为脂肪肝。

因此,酒精会造成一系列肝损伤:肝脏脂肪变性→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但酒精性肝炎偶尔也会打破常规出现跳跃式发展,直接导致肝硬化或肝癌。

肝脏就这样被酒精“烧坏了”,胆红素代谢障碍进入血液引发黄疸,人就变成了“小黄人”后果极为严重。

男性每天摄入酒精≥30克,女性≥20克,发生酒精性肝病的风险大大增加。每天摄入酒精40-80克持续5年就可能导致酒精性脂肪肝。10-15年后可能相继发生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烧坏”的肝脏越来越多,大有赶超病毒性肝炎的势头。当前,饮酒已经是病毒之后导致肝损伤的第二大病因。-年我国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从2.27%增至8.74%

另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由酒精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每年造成全球50万人死亡。

除了酒精,肝脏还有一个大敌——肥胖,会引发非酒精性脂肪粉肝。全球每4个成人中,就有1个是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肪肝,不是胖人的专利

中国肥胖者中的患病率达63%~85%,瘦人也达10%以上,更可怕的是,脂肪肝连孩子都不放过,许多家长以孩子的“白白胖胖”为美,无节制“投喂”,常常引发肥胖,进而导致脂肪肝,肝硬化也时有发生。

肝脏,最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它还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完全正常的肝脏可以切除80%,剩下20%的肝脏就能满足身体代谢需要。也正因如此,得了肝病的人可能没有任何感觉,等出现了身体不舒服往往已到疾病晚期。

脂肪肝发展缓慢,胖瘦通吃,不能通过体型判断,大部分都是体检做B超时才发现这个隐藏的杀手会悄悄伤害肝脏,直通肝硬化、肝癌......

怎样护肝?

查出脂肪肝和肝硬化,不要灰心丧气,积极治疗仍有逆转病情的机会。

01

戒酒

早期,酒精引起肝脏脂肪变是可逆的。一般戒酒后2~6周脂肪肝就会有明显消退。坚持戒酒1年再配合医生保肝治疗,肝脏损伤通常会治愈,只可惜,很多酗酒者笑嘻嘻对医生说戒酒了暗地里照喝不误85%的酗酒患者认为,饮酒可影响病情却明知故犯。

02

减肥

减重超过7%~10%就会显著减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和进展。

改善膳食结构:低糖低脂,不吃或减少含果糖食品,比如果汁、乳酸饮料、甜品等。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比如动物脂肪、棕榈油、油炸食品等。增加膳食纤维含量豆类、全谷物类、蔬菜和水果等。

适度运动:推荐中等量有氧运动比如骑自行车、快速步行、游泳、跳舞等,每周4次以上,累计时间~分钟。每周最好再加上2~3次轻或中度肌肉锻炼,比如举哑铃、俯卧撑、弹力带等有心血管疾病,特别是有冠心病的人注意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运动。

03

定期体检

查出脂肪肝后建议每6个月复查一次腹部超声或者肝弹性检测。如果存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还要同时复查肝胆肿瘤标志物(AFP/CA19-9/CEA)。可向肝病科、消化科感染科、肝胆外科、普通外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咨询。

爱护肝脏,从现在开始请转发这篇文章保护好你的小心肝

友情提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jyjggw.com /gxwhzz/1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