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肝在线第四期陈煜慢加急性肝衰竭分

关于重肝在线

主办单位: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肝与人工肝学组

承办单位:北京肝胆相照公益基金会

媒体支持: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

总编辑:段钟平韩涛

执行编辑:陈煜

秘书:孔明

聚焦前沿学术先导全面协作

“重肝在线”栏目是由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肝与人工肝学组主办,学会及协作组成员专家为主要参与人,其他领域专家支持,聚焦肝衰竭、人工肝等重症肝病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学术进展,临床诊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旨在传播肝病相关新技术、新药物、新方法、新思路,展开多种形式的深入学术交流;指导临床医生切实做好重症肝病的诊疗与管理工作,为肝病医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临床借鉴与互相切磋的平台。

第四期分享中华肝脏病杂志第4期重点号-“肝衰竭前期诊疗、治疗思考”,来自陈煜教授的文章“慢加急性肝衰竭分型新理论:基于临床转归的动态分型新标准”,希望能够给大家的临床工作带来些许启迪和帮助!

本期嘉宾

陈煜教授

首都医科医院疑难肝病与人工肝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秘书长、委员、重肝及人工肝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肝衰竭及人工肝学组副组长;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副组长;佑安肝病感染病专科医疗联盟肝衰竭及人工肝专委会主任委员;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重症肝病学组副组长;中国重症血液净化协作组副主任委员、人工肝学组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协会医疗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卫生局“十百千”卫生百名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北京市优秀人才。

编者按:

作者根据首都医科医院、医院、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CNSLD)队列,考虑到病情发展的快慢、及和预后的关系,以病情进展的4周、12周为时间轴节点来进行分类,将将慢加急性肝衰竭分为五种类型:A型:快速进展型、B型:快速恢复型、C型:缓慢进展型、D型:缓慢恢复型、E型:缓慢持续型。这种创新的临床分型涵盖了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所有人群,并进行区别分类,以利于临床特征比较、诊治策略判定及分层管理。

慢加急性肝衰竭分型新理论:

基于临床转归的动态分型新标准

摘要

目的

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疾病进程特点,探索新型判断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分型标准,为制定更为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医院确诊ACLF患者例,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检查信息、诊疗经过等信息,收集自诊断ACLF起第1、3、7、14、21、28d和第12周或好转出院前、肝移植或病死前24h的实验室检查数据,根据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变化趋势,将其在4周内以及12周内的变化情况分为:升高至>40%,升高但仍≤40%,进行性下降或持续不升;而总胆红素(TBil)变化趋势分为:下降程度≥50%,下降程度50%,进行性升高或者持续不降;筛选符合动态分型要求的患者,综合每个患者在第4、12周PTA、TBil变化趋势以及其预后情况,制定转归动态分型,采用χ2检验分析各分型ACLF患者临床特点。

结果

经过筛选,共例患者入组,在病程第4周,有45%的患者PTA升高至>40%,40.8%的患者TBil下降50%,病程进展至12周时,累计有65.3%患者PTA升高至>40%,63.4%患者TBil下降50%;结合患者在第4、12周的预后情况,将患者病情演变过程分成5种类型:A型:快速进展型60例(22.9%);B型:快速恢复型82例(31.3%);C型:缓慢进展型48例(18.3%);D型:缓慢恢复型43例(16.4%);E型:缓慢持续型29例(11.1%)。快速进展型患者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急性肾损伤的比例分别为16.7%、33.3%、33.3%;而上述并发症在快速恢复型中仅占3.7%、7.3%、12.2%,χ2值分别为14.、20.、12.,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真菌感染率在病死或肝移植患者(即快速进展型与缓慢进展型患者)中分别为21.7%、10.4%,在快速恢复型、缓慢恢复型和缓慢持续型患者中分别为1.2%、14%、6.9%,快速进展型与快速恢复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P0.05。

结论

ACLF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可分为快速进展型、快速恢复型、缓慢进展型、缓慢恢复型、缓慢持续型,肝病基础、伴有真菌感染、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急性肾损伤均可影响ACLF病情发展。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liverfailure,ACLF)是一种以慢性肝病为基础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综合征,可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1]。肝移植是提高生存率的唯一确切有效选择,但移植者的接受度、捐献器官的数量、等待肝移植时长、移植手术的高风险高费用等阻碍了肝移植的广泛应用;因此,如何早期评估并识别ACLF患者的不良预后,对合理安排肝脏资源尤为重要。此外,尽早准确识别有可能恢复的肝衰竭患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肝移植和终身免疫抑制治疗。

尽管目前已有各种评分系统被用于评估ACLF患者的严重程度,判断ACLF患者预后,但尚没有被普遍接受的统一评分标准,且大多数评分标准的衍生是以患者28d或者90d病死率为评价指标,基于诊断ACLF时基线临床各项指标而制定的,虽然近年来,有学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jyjggw.com /gxwhyw/8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